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规划面积从4.62平方公里扩大到196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从4.72亿元增长到138.5亿元; 它是泸州园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又是迎来最新机遇的产业高

来源:泸州日报 2018-12-28 09:55   https://www.yybnet.net/

第一台“泸州造”智能手机在长开区下线。

武骏特种玻璃生产线。

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迅猛。

保税直销中心。

长开区打造的长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被称为泸州“长江眼”。

出川第一港“泸州港”。

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

■本报记者 蔺艳霜 周雪梅

在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27年的奋进历程中,泸州主城区东北连绵数公里的长江岸线大变样:规划面积从4.62平方公里扩大到1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从4.72亿元增长到138.5亿元。园区按照“一区五园”布局在泸州市沿江的5个区县,入驻企业已达68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0余家,是 “全省现代服务业(物流)集聚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作为泸州园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又迎来长江经济带和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等最新机遇,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一座“港产城一体、港园城共生”的产业新城正在长江岸线上强势崛起。

开放高地成型

加速外贸经济发展

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后,全国各地开发区蓬勃发展,泸州市江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2014年,为了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泸州市江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因时而变,顺势而起,长开区着力改善园区基础条件,并形成特有的优势。

目前,园区内已具备互连互通的铁、公、水、空交通条件,这在全国的园区中是少有的。铁路直通泸州港,铁水联运无缝对接,已开通泸州至昆明、成都、乐山、广州、钦州、“蓉欧+泸州港”铁水联运班列;开通泸州至武汉、泸州至上海的往返集装箱班轮;开通“泸宁韩”和“泸宁日”等外贸近洋航线5条;泸州云龙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航线21条;园区内以希望大道、大件路、临港大道为主要骨干的路网纵横通达,高速公路环绕园区。

长开区是泸州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泸州港、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带一路”国家馆群等开放的平台不断升级完善,有力推动了泸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天府首港”泸州港有1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是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已先后建成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园区全力打造的长江物流信息公共平台,通过整合集成长江物流信息资源及平台资源,打造成以泸州为中心的区域性长江物流信息交换中枢网络,进一步提升泸州港物流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

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2年的13.52万标箱发展到2018年的60万标箱,占全省水运集装箱量的70%以上,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3000万吨左右。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16年1月封关运行,标志着泸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在这里启动,发展态势喜人。

“一带一路”国家馆群于今年9月28日开馆营运,重点开展国际展会、国家及友城论坛、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国际演艺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以建设国际性商贸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打造文化互动商贸馆+保税仓+海外仓于一体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平台。

军民融合发展

引领优势产业集聚

今年2月,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公布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明确15个产业集聚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优势类)”、36个产业集聚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类)”。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因军民融合优势,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优势类)。

近年来,泸州市高度重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长开区规划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该园着力打造5平方公里产业发展区和融合发展区,致力于实现产业集聚功能和融合服务功能。依托北方化工、中海油、川南机械厂、川南航天能源科技、合盛硅业等多家骨干企业,大力培育威恳通讯、芯威芯片等新兴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以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园区拥有发射药、纤维素衍生物、硝化棉、航天火工品、汽车燃油箱、民用发射药、油气井用爆破器材、钻完井装备、有机硅及其下游等重点产品,技术开发、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这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军民融合发展,是长开区奋勇拼搏的底气所在。长开区成功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后,围绕该国家级的牌子在国家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重点支持下,做好相关军民融合工作。泸州北方化工院士专家工作站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团队与泸州北方公司合作的某型发射药项目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为了形成军民融合发展集聚效应,长开区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继续巩固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民爆器材三个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帮扶泸州合盛硅业、四川海科机械为代表的民参军企业。二是大力引进培育北斗导航、信息技术等增量新兴产业,通过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探索军民融合技术成果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2018年,北斗导航泸州中心、青岛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泸州中心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其中,青岛光电院科技成果专利20余项引入泸州。三是聚焦重点项目,致力于推进杭州之江(泸州)有限公司项目、浙江凌至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川南机械厂综合技改、1000吨/年乙基纤维素生产线技改等标志项目的建设,营造了泸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新格局。

千亿园区崛起

形成集群规模效应

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长开区充分发挥长江水运和港口物流优势,基本形成了以泸州北方公司、武骏特种玻璃制品公司、中国航天川南机械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园;以泸州老窖、郎酒、维维(泸州)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泸州)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园;以川南机械厂、海科机械、长江石油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园;以威恳通讯、北斗导航、国科光电、华景光电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园;以中国物流、深圳海吉星、泸州集装箱码头集团为代表的临港物流及现代服务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园区已是全球最大的硝化棉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沥青生产基地、“白酒金三角核心产能区”、川渝滇黔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

园区现已入驻泸州老窖、郎酒、和润集团、青岛啤酒、中海油、北方化工、合盛硅业、深农-海吉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基本形成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商贸物流等产业体系。

在西部地区抢抓智能终端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面前,园区坚持稳中求进与高质量发展并重理念,因企施策,精准培育,做实智能终端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围绕智能终端产业链已累计签约49家企业66个项目,总投资174亿元,已投产43家企业, 13家企业实现升规入统,可实现产能938亿元。

园区引进的智能终端企业,也把长足发展的信心留在这里。最近,威恳通讯新增3条SMT贴片线和15台注塑机以及充电器、喇叭生产线。该企业全面达产后,将年产手机500万台,注塑2500万个,SMT贴片1000万片,可实现年销售13亿元,税收1000万元,解决就业800余人。

京川集团投资5000万元新增3条SMT贴片线和25台注塑机,本月底正式投产。年产SMT贴片1200万片,手机1000万台,平板电脑500万台,动力电芯6000万只,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税收1400万元,完成进出口2亿美金,解决就业1000余人。

鼎瞻科技新增投资1.5亿元启动二期扩能,新购注塑机40台,无人机、智能手表和投影仪生产线24条,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税收2000万元。

新闻推荐

体验牙医 为爸妈牙齿 “准确诊断” ? 川江都市报小记者参加“小牙医”亲子体验主题活动

认真聆听获得荣誉证书体验牙科医生自信采访亲子拼图积极互动认真学习小医生合影“恒牙要不要涂氟?”“小孩能吃口香糖吗?”...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规划面积从4.62平方公里扩大到196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从4.72亿元增长到138.5亿元; 它是泸州园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又是迎来最新机遇的产业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