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展示采摘的红豆。
□陈学强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隆冬时节,红豆正艳。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的6000亩红豆杉林迎来了最迷人的时光。
笔者近日来到黄桷坝村的山头上,周围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白雾弥漫,美如仙境。而路旁那红艳艳的相思豆,在树上招摇,十分惹眼。林中几个游客一边忙着采摘,一边拍照。
残次林变红豆景区
上马镇是纳溪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这里竹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尤其是上马镇,平均海拔达500米以上,极适宜红豆杉种植。为此,2013年,在多方努力下,来自浙江的红豆集团在经多次考察后,斥资3000多万元,流转村民的残次林地和荒山,培育种植红豆杉,并成立了泸州红豆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种植路子。目前,在黄桷坝村,泸州红豆公司已建立了6000亩红豆杉种植基地。
红豆杉有“植物黄金”之称,从红豆杉中提炼的高纯度紫杉醇,其价值是黄金的10多倍。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癌症的有效新药,尤其对女性乳腺等病变具有特殊疗效。由于红豆杉物种稀少,紫杉醇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一路上扬。
为了确保种植的红豆杉早日见收益,泸州红豆公司在精心管理栽培的红豆杉苗的同时,还从浙江调运30多万株5—8年树龄的大苗进行定植。如今,经过公司5年多的精细管理,6000亩红豆杉长势喜人,今年就已大面积挂果,成为泸州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和观光景区。
红豆红了游人来了
自2018年10月中下旬红豆陆续泛红以来,在上马镇黄桷坝村6000亩红豆杉园里,游客就接踵而至,沉醉其间。
笔者走进红豆林深处看到,来自泸州、重庆、宜宾等地的自驾车辆停在景区公路边,游人穿行其间拍照留影,不时发出啧啧赞叹。
“这挂在枝叶间的这些红豆好诱惑人哟!”在红豆林中,来自泸州的张小姐同几个朋友漫步于林间游道,一脸沉醉。她告诉笔者,以前对红豆只是从书本上或电视上有所了解,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与红豆亲密接触,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正在红豆林中巡查的管理员李方成介绍,随着红豆越来越红,现在来景区赏红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双休日,每天有上千人。此前纳溪区还专门举办了首届红豆文化节,通过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增。
红豆为媒生意多
红红的红豆挂枝间,让游人如痴如醉,而红豆景区及周边农民也笑逐颜开。
随着络绎不绝的赏红豆游人的到来,“黄桷山庄”“张三小炒”“兰二农家”等农家乐应运而生。来黄桷坝村赏红豆的游人,除了沉迷于红豆,那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同样让赏红豆的游人流连忘返。
新开办的近10家乡村农家乐天天满堂,多时一家就接待10多桌。经营餐饮的农民笑了,而没有从事餐饮的农民也同样乐滋滋。由于农家乐销售的菜品主要是豆花、土鸡、腊肉,村民们种植的黄豆、喂养的土鸡、粮食猪熏制的腊肉就成为了游人的最爱,供不应求。
“往年喂养的20多只土鸡都是要等到过年前夕背到集市上销售,没想到今年早早就卖光了,价格还要高上5元/斤,这都是红豆作‘媒’给带来的改变。”黄桷坝村62岁的陈开珍老人高兴地说。
上马镇领导介绍,随着赏红豆旅游产业的兴起,接下来政府将全力支持红豆公司将这一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完善基础设施,早日将黄桷坝村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举三得。
新闻推荐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聚焦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成就
本报讯(记者肖婷)昨(28)日,由市委改革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八场新...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