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铁肩担重任 精心育桃李 龙马潭区石洞镇中心校精细化管理侧记

来源:泸州日报 2019-01-03 09:29   https://www.yybnet.net/

后记>>>

■本报记者 唐维扬

实习记者 刘校宏

距离泸州城北10余公里的石洞镇,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千年之前,“中华诗祖”尹吉甫就出生于此。而今,龙马潭区石洞镇中心校亦在这方热土上培育出一代代有用之才。

多年来,石洞镇中心校秉承“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落实“天下大事必精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的管理理念,强化“立志成才”的育人观念,狠抓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管理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干部队伍和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在教育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三重一全”生成有效管理

有效的教学管理,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必要手段,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一直以来,石洞镇中心校秉承重实际、抓事实、求实效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抓管理、持续发展创实效,形成了“三重一全”的管理模式。

石洞镇中心校校长王奕告诉记者:“三重”即重思想统一、重过程跟踪、重结果考核。“一全”,即“全员管理”,全体师生员工参与管理。以“德育处——班主任——家长——学生”为主体,把德育落实到班级建设;以“校团委、学生会——班级团委会、学生会——学习小组——学生”为主体,把德育、美育、文化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以“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家长——学生”为主体,整合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力量,把育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校园文化——班级——学生”为主体,把文化覆盖到全校园;以“办公室——值周组——班级——学生”为主体,把常规管理做细,把管理落实到考核中。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全体人员做到每一个步骤用心、细心、精心,实现“三重一全”模式经纬分布、环环相扣,把管理覆盖到校园每一个角落。

传统文化创新特色校园

风雨九十余载,数代石洞镇中心校教育人不懈努力,为这方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教育财富。他们以扎实的教学质量铸造一座丰碑、形成一种精神,积淀为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石洞镇中心校挖掘“中华诗祖”尹吉甫文化,把读书活动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举办了“经典故事阅读比赛”“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经典故事读书笔记比赛”“经典阅读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地方历史名人崇高道德品质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近年来,石洞镇中心校制作了与校本课程相得益彰的古诗文壁画,用图文结合的诗词,向学生们展示灿烂的古代文化,使他们进一步理解每首古诗典故、每幅图画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艺体教育成就多才学生

要培养出具有特长的精品人才,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翻开石洞镇中心校的育人画卷,我们读到的,是学生们博雅的内在修炼;看到的,是学生们茁壮成长的足迹。

常抓不懈、创新方法是石洞镇中心校体育强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该校通过多年体育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体育训练“勤、思、悟、爱”四字方针:“勤”是要持之以恒,勉励学生不断进步;“思”是理清训练思路,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训练计划,做到训前有方案,训中有节律,训后有成效;“悟”就是教师要经常充电,更新教学理念,改进训练方法;“爱”就是教师要多关爱体训生,用爱来感化、勉励学生。

石洞乡村少年宫是全市首批建立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平台,全面开展学生艺术教育,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现开设了琴棋书画、语言文学、科技制作、体育活动等共20个活动小组,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到机器人编程、蜡染、版画、纸桥承重、非洲鼓、水鼓舞、象棋等艺术瑰宝。丰富的培训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搭建起展示才能的平台,让文化得到传承。

“135”课改炼就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是石洞镇中心校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王奕说,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益。近年来,学校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多元化教学结构模式,打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高效”的活力课堂,以先学、后教为手段,改变学习模式,构建极具特色的“135”活力课堂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35”模式即一个中心三个原则,“1”是指一个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中心;“3”是指三个要求:即教师必须认真落实的三项课堂要求。即:预习诊断不少于10人;自主探究不少于15分钟;练习反馈不少于5分钟。“5”即课堂教学“五部曲”:即自主预习(预习目标);自学、问题反馈;活动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炼);检测巩固、拓展提升。

此外,石洞镇中心校还制定了“135”活力课堂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135”活力课堂教学设计评价标准,为“135”高效课堂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后记>>>

在孜孜不倦的育人活动中,石洞镇中心校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情做精。正是凭着这份对教育的坚守、对细节的把握、对过程的重视,该校荣获了全国红旗大队、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泸州市校风示范校、泸州市文明单位、泸州市绿化示范学校、泸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事业,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石洞镇中心校将一如既往,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

新闻推荐

对话40年:西南医大附院的传承、担当和创新

刘顺忠(左一)在东帝汶援外范生尧(左)为患者看诊杜一华(左三)看诊今年将投用的新院区1979年投入使用的老门诊楼现在的西南医科大...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铁肩担重任 精心育桃李 龙马潭区石洞镇中心校精细化管理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