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张维林
李金龙
游江
钟华贵
广州至泸州海铁联运班列为泸州南向发展提供了便利。
□ 本报记者 肖婷 杜玉青
实习记者 王文强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实施开放引领攻坚行动
泸州,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在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开放的空间决定了发展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了发展水平。在去年底召开的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2019年两会伊始,代表、委员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建议意见走进会场,就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实施开放引领攻坚行动,打开“开放之门”说看法、提建议。
攻坚行动怎么
看
公式市人大代表、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钟华贵:
加快建设航空物流通道,减少距离对内陆城市的制约
钟华贵认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是一个难题,泸州作为内陆城市,在物流及通道上都不及沿海沿边城市有优势。
怎样克服这一短板?钟华贵说,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园区来讲,园区服务航空。通过航空物流通道建设,能破除物理距离给内陆城市发展经济带来的障碍。因此,他准备在此次两会上提出建议,即:加快泸州市航空港的国际化步伐。“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我们周边有几千万人口,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几千万人口。”
钟华贵认为,现在的几千万人口与过去不一样,这里所指的“几千万人口”是有购买力的,是个巨大的市场,辐射这部分人,可以为泸州市对外开放打下基础。“我的建议就是利用我们有效的市场,加快推进泸州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钟华贵说,特别是当前泸州市已拥有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的政策红利,必将推动泸州继续开放发展。
公式市政协委员、泸州时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龙:
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上,李金龙认为,泸州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社会治理方面都具备比较好的条件,所以他认为泸州未来应充分利用好港口、高铁、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把它充分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从实际出发,李金龙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企业审批方面,不够简化、不够快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较大因素。作为建筑行业企业来讲,错过了一个机遇,就会额外增加很大的成本,而落后于行业,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这些细节部分也是提升‘软环境’的重要步骤。”
李金龙建议,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更好的营商环境,其次是出台更多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的发展之路更为顺畅。
公式市政协委员、泸州市商业银行董事长游江:
提高开放程度需行业领军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产融互动
去年12月17日,泸州市商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四川省第二家、西部地区地级市中首家上市银行,也是2018年“川港澳活动周”以来四川省首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企业。
游江认为,泸州市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不仅是企业本身的成绩,更是打开了一扇沟通交流的窗口,让游江深刻认识到泸州市开放层级与发达地区还有着差距。“这次在香港上市,直接接触了一批企业,觉得别人的视野、思维以及带来的经营管理层级差异之大,让我感到震惊。一批企业主动来认识我们,又让我感到十分兴奋。”游江说,“泸州企业要敢于走出去。以前我多少有点嫌我行规模小,但别人说,资本市场不这样看,泸州市商业银行是1000亿以下第一家上市银行,市场反响很好。”
在泸州市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征途中,游江建议要打造行业领军型企业的综合配套服务。他说,提高开放程度需行业领军企业,只有引来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市属国有公司才能与异地企业多层次、多途径互动,而泸州市商业银行也愿意加入其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产融互动。
公式市政协委员、泸州三溪酒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白红:
更加开放的市场,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白红看来,如今泸州把“开放”摆在了第一位,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
白红认为,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新型产业进入泸州。新型企业进来之后,可能让本地企业学习到更先进的理念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是本地企业所面临的机遇。
从挑战来说,就是本地企业能否抓住机会进行变革。本地企业在管理思路和理念上有一些不足,有的引进企业也许不会与本地企业合作。以房地产业为例,引进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单体的企业,更有强大的集团体系,有专业的运营来支撑,也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本地企业由于很多是单体,在配套专业化资源上不一定能赶上引进企业,可能存在成本、专业、创新、营销等方面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怎样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怎样把自己的劣势转为优势,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打开,不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走进来”,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白红建议,本地企业在迈出这一步之前,要冷静认清自身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对比本地和外地市场,不要盲目投资。
公式市人大代表、龙马潭区鱼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维林:
抓住特殊地理位置优势,为引进企业做好要素保障
张维林说,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的召开,对全市上下都是很大的鼓舞。特别是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打通南向通道非常契合泸州的发展实际。泸州市确定把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作为首要攻坚任务,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张维林认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不可越过的是自贸试验区建设。自贸试验区落户泸州将近两年时间,发展速度非常快。首先是站在内陆开放新高地这个层面,整个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以及一些通道建设,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成效。
而站在街道的角度来说,鱼塘街道不仅隶属龙马潭区,同时也在长开区和川南临港片区的范围之内,这让鱼塘的发展大有可为。为了给引进的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张维林表示,鱼塘街道要更好地提供一些要素保障。
攻坚行动怎么
干
公式市人大代表、龙马潭区政协副主席、区酒管局局长杜朝林:
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进行制度创新
在杜朝林看来,推动泸州市高质量发展,助力泸州市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进行制度创新是不可忽略的部分。
杜朝林认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需要把目光聚焦于“引进外向型企业、出口外向型产品”。外向型经济是泸州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当前,泸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来说,优惠政策固然有吸引力,但企业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如企业到泸州来发展,会考察泸州市是否符合其产业发展要求、营商环境是否良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当前泸州市应尽快找到与发达地区在硬件软件上的差距,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加快补齐短板。
杜朝林表示,有外商来投资、能走向国际化市场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向型经济。“外”也指市外和国外,如今泸州市在走向国外这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外资企业与外向型产品相对缺乏。所以打好基础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找原因、找方向,有的放矢地在国家加大对外合作的进程中,寻找机遇谋发展,最终落实到泸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方向上来。基础稳固后,才能更好地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上有所作为。
同时,杜朝林认为,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对于“制度创新”的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更多优质企业。在扩大开放搭建平台中,川南临港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
“探索一个可以让其他300多个地级市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非易事。”杜朝林建议,这要从方方面面来进行考察、实施。这一过程或许有些艰难,牵涉诸如政策障碍、政策门槛等各方面。对外开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探寻,如此才会取得质的飞跃,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不可省略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更好地打造“新高地”筑牢根基。
新闻推荐
◎李彪川江都市报记者朱俊本报讯川江都市报记者昨日从泸州市江阳区养护段了解到,位于方山镇的石棚桥将于今日起封闭维修两...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