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外经济合作处
成都新筑路桥白俄罗斯工厂首台超级电容客车下线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
2018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回眸2018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放合作
取得新突破
区域产业协作取得新成效。落实川粤、川浙合作共建绿色数据中心框架协议,华为泸州大数据中心运行顺利,西南云计算智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川桂《提升陆海通道产业支撑合作框架协议》取得实质性进展,首个川桂“两地双园”产业合作示范园挂牌。
制造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实施《四川制造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指南(2017-2020年)》,累计230余户工业企业在70多个国家(地区)境外投资备案,制造业占比74%。
港澳台合作再上新台阶。落实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加强与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原创方等相关机构的沟通对接,就香港现代服务业助力四川制造业创新发展以及工业设计等领域交流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开放平台搭建取得新进展。协同完成首届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任务。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汽配展、德国汉诺威工博会等境外知名展会。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国别园区稳步发展。
探索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赋予自贸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外商投资技术改造类项目备案省级管理权限。出台创新白酒产销体制实施办法。
展望2019
着力提升构建
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产业支撑
2019年,坚持把握“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紧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构建 “5+1”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放合作的通知》,着力提升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产业支撑。
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放合作形势分析研判,开展问题导向的专题研究。聚集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开展产业链精准对接。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围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16+1”重点产业领域和数字经济,对标先进生产力,按照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开展精准招商、成链招商、集群招商。
突出南向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入实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指引、制造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指南,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和重点培育外向型工业企业清单。
深化区域产业协同。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经济区产业联动,推动泛珠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泸州高新区泛珠三角区域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试点,举办首届示范试点交流大会。
推进四川与港澳台产业合作。落实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和川澳合作会议机制,深化川港、川澳现代服务业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开展“香港服务业助力四川制造业创新升级”专项活动。深化川台产业合作,推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发展,开展对台电子信息产业推介。
搭建产业开放合作平台载体。持续推进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德阳川捷中小企业合作园、印度中国工业园等一批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别合作园区建设。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持续推进川酒产销体制创新,支持自贸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新闻推荐
胡先生已使用近2年的029号车位近日,泸州市江阳区碧桂园生态城18幢业主胡先生接到通知,他于2014年购买、于2017年2月使用至...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