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二年级学生创作“蝌蚪找妈妈”漫画吐槽妈妈催做作业 记者调查发现,家庭作业已成为不少家长孩子的“心病” 作业咋成了家庭和睦的“炸弹”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9-01-16 10:07   https://www.yybnet.net/

茵茵画的“小蝌蚪找妈妈”

“找呀找呀找妈妈”“找到一个好妈妈”“作业做完了没呀”“走吧,它不是一个好妈妈!”近日,这组出自7岁小学生茵茵之手的“小蝌蚪找妈妈”漫画在朋友圈走红。天真风趣的漫画内容却道出了不少父母孩子的心声——在一定程度上,家庭作业成为影响家庭和睦的“定时炸弹”。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作业难、妈妈催……

谈到作业,孩子都有小情绪

前几天,茵茵回家后在唱一首由小朋友自己改编的“小蝌蚪找妈妈”歌曲,因为她平时爱画漫画,她就一边唱,一边在纸上画起来,画完后才拿给妈妈看。原本这幅漫画线条和字迹都很清晰,称得上是一幅可爱的创作,但漫画内容却与吐槽妈妈问“作业做完了没呀”有关,这让茵茵的妈妈王女士感觉心里有些难受。

为什么会画这样的漫画?茵茵说:“只要妈妈催我做作业,我就不开心。”

茵茵目前在江阳区某小学上二年级,因为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多,王女士经常一放学就催促女儿赶紧做作业,可能因为这种反复催促,使女儿有了情绪。但王女士解释称:“我也没有办法,为了让她按时完成作业,又能有一点玩耍时间,我必须监督她完成作业。”

当记者问茵茵,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做作业时,茵茵说因为她感觉作业“太难”了。王女士也同意了女儿的说法,因为茵茵虽然只是小学二年级,但数学作业中已涉及奥数题,“有少部分题甚至是百度搜索也没有答案,家里大人做起来也非常难”。

虽然妈妈催做作业会让茵茵心情不好,但如果妈妈说做完作业有奖励的话,她就会很高兴地去做。但王女士认为奖励不能每次都挂在嘴边,女儿要求的奖励其实蛮多,担心一味奖励会起到不好的引导作用。“女儿只要安下心来,也可以很快完成作业,但问题在于女儿做作业时总是静不下心,一会上厕所、一会儿要吃东西。”据王女士了解,这也不只是茵茵一个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家长群聊中发现,很多孩子都这样。

家庭作业多、陪伴方法不合理

家庭作业 成家长孩子的“心病”

“她做作业辛苦,家长也跟着苦。晚饭后,孩子往书桌前一坐就到10点左右,家长也要守着,要监督完成情况,也要指导不会做的,甚至还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手抄报、改卷子等。”王女士拿出手机翻出家长群的聊天记录,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基本每天晚上10点才睡觉”“休息得不好”“感觉读书在坐牢”“儿子做梦都在说卷子”……

王女士说,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并不是只有她感觉孩子作业多吃不消。但王女士也表示,自己遇到的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她曾打听过,孩子作业多在学校里确实是个别班级存在的情况,有些孩子在上了四点半课堂后,在学校就完成了作业。

记者发现,家庭作业多、布置不合理、家长陪伴孩子时方法不好等问题,或多或少成为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病。有关作业多、孩子做作业慢、家长守作业辛苦的段子,网上或朋友圈中经常会看到,比如有网帖用一些搞笑的例子形容家长守作业是“远交近攻”,提醒家长做作业时离孩子远一些,可能还不容易发脾气或打骂。

“女儿自己在纸上写数字,以前写得不规范,也没人说她,都表扬她写得好,现在按照老师要求写本子上就经常摔笔不愿意写,她这才刚接触家庭作业呀,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秦先生的女儿4岁半,刚上幼儿园中班,已经时不时开始有课后作业了,比如简单的数字拆分,还要练习写字等。家长守作业时总是忍不住催促和指导,时间长了,孩子对作业也产生了为难情绪。秦先生认为,作业多也许并不是症结,家长的陪伴方法也容易出问题。“家长并不是老师,对教育孩子的方法往往是不得要领的,一旦方法错误,比如催促写快点,不断指出孩子做作业时的错误,就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厌恶感。”

“还没进小学,就听说孩子做作业是个难题,真的到了小学才发现是真的。”家长陈女士称,孩子念小学的第一个周,老师就留了看图写说明的作业,这对当时字都还没认识多少的孩子来说,很是吃力,最后还是家长引导孩子说一遍,再帮忙写下来,让孩子照着抄。陈女士说,她发现孩子对机器人兴趣课课后作业比学校作业的兴趣更大,陪着做比较复杂的手工作业也会唠叨几句,但孩子从来不闹情绪。由此可见,孩子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更卖力,也急于得到家长对自己某些能力的肯定。

另外,记者问了几位小学生,他们都表示不想做作业,但知道不做作业的后果“很严重”。但现读小学二年级的欧阳同学是个例外,他说,因为知道作业不赶快做完就没有时间玩,所有每天回家都很快做完作业,但当他下楼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时,却发现同学们都还在做作业而出不了门。他觉得这样很没有意思,他希望,如果有一天大家能一起做作业,这样的方式更好。

作业到底该怎么陪?专家为家长们支招

走访中,不少家长称做作业这件事其实存在两面性,比如家长既不愿孩子做作业太多受苦,又不愿意不做作业或做错,怕孩子跟不上学业。部分家长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应该适量,作业太多其实并不利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另外,很多家长都认为在陪伴孩子做作业时应该注意方法,学会点到即止、克制情绪、不轻易发火等,避免造成孩子学习中出现的反感情绪。但具体该怎么做,家长们称大多在摸索中。

据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刘可智介绍,王女士和茵茵遇到的问题其实与学习习惯养成有关,这个方面的问题在小学生阶段是非常容易出现的。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过渡了一年级后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意识,但依然容易出现做作业拖拉、感觉作业难不愿意主动去做等问题。首先,作为小学阶段的家长,应该排除孩子智力水平比同龄人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如果发现有明显的此类问题特征就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排除了这样的情况,那家长就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能提醒他做,但提醒最多不超过三遍。如果提醒后,孩子依然不做作业,那就不用继续催促。那孩子做不完作业怎么办?家长这时需要与老师和学校来沟通,老师对孩子做不完作业是要进行批评和教育的。其二,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可以有的,但并不绝对提倡,也可以形成口头奖励等,在心理学上有一种“代币式奖励法”。就是家长设置一张一周课程表,一周中每一天,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奖励小五星,不能完成就没有小五星。一周下来,孩子得到的五星达到了个数就可以进行一次物质上的奖励。据了解,这个方法的奥妙在于,一般孩子的习惯养成期其实是21天,只要一个习惯培养21天后,这个习惯就会逐渐变化为自觉行为,这是一种科学的奖励方式,家长可以试着做一做,对孩子做作业习惯养成是有帮助的。

新闻推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关口”前移到孕前

◎川江都市报记者周丽本报讯近日,泸州市组织召开2018年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个案评审会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培训...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二年级学生创作“蝌蚪找妈妈”漫画吐槽妈妈催做作业 记者调查发现,家庭作业已成为不少家长孩子的“心病” 作业咋成了家庭和睦的“炸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