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棉花坡上 陶家大院的百年传奇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9-01-27 03:08   https://www.yybnet.net/

陶家大院全景。

护国战争中的马克沁机枪。

陶家大院的护国战争纪念馆。

陶家大院流杯池遗址。

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役指挥部旧址。

棉花坡战壕遗址。

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役战壕旧址。

陶家大院内院。

□陈鑫明

棉花坡,旧时因有十里荷塘而称“莲花洲”,后因1916年2月护国讨袁之役《战报》中误将莲花洲写成“莲花坡”、“棉花坡”而名。棉花坡距纳溪两公里,左与五顶山并排,右接上、下朱坪,背靠纳溪城,面临倒流河,遥望九川山、朝阳观,一条山埂子犹如泸州屏障,易守难攻,兵家必争必守。

“滇南壮士集云溪,听铁马声中,三军洪水开天地;冀北胸襟环纳带,看朱坪阵上,万里烽烟动古今。”朱德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气势磅礴,而且概述了1916年时在棉花坡战役中的地理位置,争夺战斗之激战。从联语中得知攻占棉花坡及占上朱坪、下朱坪,直捣朝阳观之敌,迫使北洋军溃逃九川山,退守飞来寺,从而赢得了泸纳之役的最后胜利。

后来,白屋词人吴芳吉在追述棉花坡之战时写道:“棉花坡上贼兵满,弹丸纷坠如流霞,巨炮号六零,令地震摇人落胆。一营冲锋去,应声匝沟畎,二营肉搏来,路途无回转。三营五营但纷崩,浩荡追随如席卷。霎时流血艳长江,马踏伏死蹄铁软……”

激战棉花坡 杯酒慰忠魂

据说朱德将这副对联送给棉花坡陶家主人陶开泰、陶开永。兄弟二人为纪念朱德大战棉花坡,把联语刻在东院的花厅柱头上,永远缅怀朱总司令护国讨袁的伟绩。

据陶氏13代孙74岁的陶俊业先生回忆,1916年2月,朱德攻占棉花坡后,借陶家老房子作前线指挥部。在此期间与陶家父子结为知己,时而在花厅论天下大事,时而在流杯池旁唱和咏诗,以诗言志;时而屈膝谈心,以表救民于水火之抱负,陶家人与护国军犹如鱼水之情。

1916年3月6日,北洋军调集数倍于护国军的人马,包围了棉花坡朱德指挥部,情况万分危急。为了掩护朱德一行撤离,陶开泰在大朝门与北洋兵周旋,儿子陶鹏基带领朱德一行从小朝门顺流杯池上了沙帽山而虎口脱险。北洋兵没抓到朱德而恼羞成怒,将陶氏父子捆绑在坝子边的大树上,逼问拷打,父子闭口不招,北洋兵用马刀将陶鹏基砍杀,并曝尸三天不准收尸,后经法国传教士出面才将陶鹏基遗体入土安葬。3月22日,朱德率部再次攻占棉花坡,得知鹏基弟为掩护他而惨死在北洋兵刀下,气得咬牙切齿,当即口占一联:“杯酒慰忠魂,听父老资嗟吾辈;棘荆横道旅,愿吾乡豪杰永存。为纪”。后来,朱德在他《登五峰岭》赋三十韵感怀亦纪事中有:“棉花坡上陶家扉,以少胜多设伏机。出我精兵连合璧,笑他群丑困重围。挥锄百姓歼淫卒,乘胜三军奋虎威。鹤唳风声惊贼遁,横尸遍行幻魂飞。”诗中不忘棉花坡乡亲对护国军的支持和军民鱼水之情。

陶俊业说,叔伯祖父陶开永是前清秀才,平生尊崇“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孟之道。朱德1918年驻防泸州时在陶开永家的朱家山、石园组建东华诗社,常与地方文人雅士咏诗唱和抒怀抱负,寻求救国真理,宣传民主革命。诗社有《江阳唱和集》、《沛云堂之雪杂录》为集传世。

拜问棉花坡 花香四时多

《陶氏族谱》载,入川始祖陶朝举携5个儿子于明洪武初,由安徽宿县陶家村入蜀,插占泸纳以贩盐和耕读为业,先后有数人中秀才、举人,为名门望族。10代孙陶开泰、陶开永兄弟同榜秀才,为一方人杰。开泰赴成都乡试不幸重病染身而误了考期,回泸后放弃科举仕途之路,而从商经营房地产。数年之后家道兴,田户已达七千石之多。时有民谣称:“陶三千、马十马,不如肖三泼水饭”,陶家已成泸纳一方的大绅粮。为兴家业,陶开泰于光绪二十二年在始祖入川插占落叶的莲花坡修房造屋,工程竣工已是1911年。因战乱不断,兵患匪患成灾,地方豪强盘剥,陶家年支出费用达千石租,陶家经济每况愈下,老房子还未彻底完工时,家中已靠卖田土过日子了。

陶氏子孙陶大明、陶月华说,棉花坡这幢老房子占地约十亩,有三道朝门可进院子。大朝门坐东向西、面迎长江,有财源滚滚而来之说。门前一对大石狮守家护院,门额上为先祖借陶渊明《桃花源记》而题的“陶园”二字,门坊有联:“知者乐,仁者寿,室雅不求大;居之安,资之深,花香四时多。”可见陶家耕读为业,崇尚孔孟之道,仁义为德,勤俭兴家。进朝门是照壁,壁上大书一个“福”字,壁后是一个大坝子,是秋天晒谷子、麦子、油菜籽的地方,面积200平方米。左有住房、碾房、杂屋。穿过坝子拾级而上是过厅,厅前石栏上有瑞草莲花、牡丹、兰花和人物石刻,每块2米长、1米宽,刀笔流畅,刻工精湛,工艺一绝,有韵、有神。走廊长约五六十米,过厅单檐坡顶式民居建筑,按传统的18柱9 开间设计,房梁支柱均有灵兽、瑞草、人物石刻,每组图像都是一个典故、一个故事,栩栩如生。

关于陶家大院

陶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52),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属清代古民居布局,呈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院内斑驳的青石板路,玉栏朱楯,亭台楼阁,石刻浮雕,雕梁画栋,精工细凿,清新的川南民居风格,依然散发着历史魅力。陶家大院出左朝门,便可去流杯池。1916年,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役胜利后,朱德驻防纳溪。戎马之余,邀集当地文人雅士,在流杯池前吟诗唱和,抒怀报国壮志,赋成佳句:“《战纳溪》滇南壮士集云溪,听铁马声中,三渠洪水开天地;冀北胸襟环纳带,看朱坪阵上,万里风烟动古今。”小溪从谷中流出,水流九折,没入石缝,可围坐流杯饮酒。

从1916年2月14日至3月6日,英勇顽强的护国军战士在朱德将军的指挥下,与来势汹汹的北洋军激战了20多天,牢牢地扼守着棉花坡一线,牢牢地控制这纳溪的东翼屏障。在“讨袁护国”战争中,时任护国军第一军支队长的朱德曾将作战指挥部设在陶家大院,坐镇指挥棉花坡战役,以一敌十力克北洋军,成为护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

大院建设三个展馆,包括护国战争纪念馆,集中展现蔡锷将军、朱德元帅在棉花坡战斗的传奇历史;川南民俗文化存列馆,涵盖纳溪区民俗文化和非遗项目;人文馆,反映纳溪区优秀历史人物和传统风土人情。

一园花间全依水

三重厅堂直到山

陶家大院厅房门额有匾,上书“云溪秀拱”四个大字,门柱有联:“根在徽州,族中科甲蝉联,仕官代有;落叶泸纳,陶氏耕读为业,人文蔚起”。另一联是:“水之江汉星之斗;鹤在云霄凤在梧。”过厅有迎客松数株,别是一番小景。穿越过厅见一天井,约60平方米,井中有假山水池,四周有银杏、金银二桂、黄桷兰树,东西是厢房,左右有挟房,穿廊可进入后宅院。

正厅(堂屋)门额上有两块匾:“八洲世泽”、“运劈流芳”鎏金大字,为大清光绪十年开泰、开永中秀才,众亲族同贺,门柱上有联:“开天图画,犹指点云中乡树;歌风圣贤,经几多眼底沧桑。”另一联是:“慎言语,节衣食;蓄道德,持家风。”堂屋正中是神龛,上有“陶氏宗堂”四字,左右是:“始祖朝举,明初由安徽宿县陶家村入蜀;聚族居泸,兄弟自云溪分枝永宁道各地。”家神台上是列祖列宗牌位和木雕始祖座像。

正堂左右是主人居室、书房,陶中8个天井,宅、后厅、围廊、杂屋、厨房、粮仓,后花厅有亭、楼、阁、台,假山、鱼池、花圃,围墙上有风火墙。左右两个朝门,左朝门可去流杯池,门额上书有“四时景”三个大字,有联云:“秀山绕池兰作带;远山当户翠为屏。”流杯池石壁上有先祖陶华堂题的“曲畅风和”四个大字,每字一尺见方,后陶开泰中了秀才题有:“门前细雨湘思竹;池上清风四时莲。”右朝门也有门额,上书“莲花洲”,门柱上刻有“池塘莲叶荷田田;雨晴溪绿水潺潺。”

进入棉花坡陶家大院、三朝门、三重堂、四合院、八天井。大大小小38间住房杂屋,无论过厅、堂屋、厢房、后院、花园,我们都可以从房顶、房角上看见当年象征富贵荣华、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的反翘屋角,鱼鳌作脊,显其灵秀、气势、堂皇。而从门楣、梁柱上可谓画栋连云,瑞草、灵兽、人物、花卉不仅展示了川南民居建筑的传统文化,而且表现了建筑格调高雅与凝重。据古建筑专家称,棉花坡陶家大院其建筑规模、风格、布局谓之云溪第一,难怪当年朱德与东华诗社成员春、秋时常往返于此,园中觅桂,亭上看溪。“一园花间全依水,三重厅堂直到山”,这在川南民居建筑史上可谓占尽风流。

如果说重访古战场、重读护国讨袁史是缅怀革命先烈,那么走进棉花坡参观陶家大院却真正领略了川南民居建筑的风格,那院中院、房中房、坝中坝,真是借建筑艺术增辉添彩,而民居依托古建筑巧妙布局而扬名。有人说,如果将棉花坡陶家大院的原貌逐步恢复,那么,泸州又多一处可以触摸的文脉,多一处留给后人识别建筑的历史符号。

新闻推荐

泸州市召开全市煤矿安全工作会 再警示再部署再落实,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

◎何芳付运波本报讯近日,泸州市召开全市煤矿安全工作会,传达贯彻国家和省上精神,并针对近期国内煤矿安全形势,结合泸州实际安...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棉花坡上 陶家大院的百年传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