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敬业 之美
干技术活不仅需要天天练,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跟上新潮流。杨洪芳从事美发行业20年,从一个行业的“门外汉”成为如今纳溪城区有名的发型设计师“杨师”。她用执着、专注、负责的精神,诠释着对美发业的热爱以及对极致技术的追求。
◎ 川江都市报记者 田明艳 摄影报道
故事
潜心钻研 苦做学徒6年
一把红色的梳子挑出几缕头发,左手食指和中指顺势夹住,只见她游刃有余地使用着手中的剪刀,一眨眼,发丝便掉落在地上。杨洪芳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头发,脸上随时带着微笑,与做头发的顾客拉着家常。找她设计发型、剪头发的客人一个接着一个,大多都是提前预约的。
做到熟练地剪发、设计发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杨洪芳原是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和丰六羊村的一名农村姑娘,她专注于美发行业20年,不断钻研美发技艺,才成了闻名纳溪城区的发型师“杨师”。
1999年,19岁的杨洪芳决定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考虑到学美发至少不会失业,于是选择了这一行。原本打算在纳溪学习美发技术的她,因为家庭贫寒,付不起500元学费,于是,在热心朋友的帮助下,独自一人来到浙江宁波一家小美发店打杂。“那家美发店包吃住还不收学费,到店后就帮店里的理发师傅打扫卫生、洗衣服、学洗头,干些杂活儿。”杨洪芳说。
接触美发行业一年后,杨洪芳来到广东一家美发店打工,给顾客洗头,帮助美发师烫、卷头发,同时看着店里发型师给顾客做头发,学习美发技术。“那时一边打工一边学,一个月有400元的工资。”为了当上持刀剪发的发型师,她在广东多家美发店做了5年的学徒。“做打杂工的时候很苦,双手长时间泡在水中接触碱性洗发水,满手都是裂开的口子。”如今杨洪芳的手上还有多道疤。
“刚开始学剪发时很紧张,拿上剪刀手就抖个不停。那时没有模具练手,只能在真人头上练,有好几次不小心剪伤了顾客的耳朵。”杨洪芳记得最初学剪发时,通常是站在理发师傅旁边看怎么剪,一有机会就凑上去试试手。“那时能在顾客头上剪两剪刀都很满意。”杨洪芳说,在做学徒时,经常会听到顾客说“赶紧去叫你师父过来剪”。每当为顾客剪发剪到一半而被骂走的时候,她也会伤心,但在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美发技术。
打了6年的基础,2005年杨洪芳回到家乡纳溪上班;2009年,她终于成为不做杂活、专门剪发的师傅;如今,她是纳溪一家美容美发店的技术总监。
以适合为目标推荐发型 备受顾客称赞
杨洪芳的剪发技艺越发熟练,但为每位客人服务的时间却没缩短。杨洪芳说,为了将头发剪精、剪细,剪出品质,赢得顾客的认可,如今她已不再追求顾客数量,更看重发型的质量。
周霞是杨洪芳的老顾客,近7年来都是找杨洪芳设计头发造型,一个星期要到店里洗一两次头。“杨师对美发工作是由衷的热爱,打心眼里想把客人的头发弄好。她会根据顾客的发质、脸型等提出适合的建议,不会为了多挣钱而推荐项目。比如像我的头发比较少、发质不好,不适合经常烫染头发,如果我提出要新烫染头发,杨师会分析我的头发状况,然后告诉我暂时不能重新烫染。”王女士说,杨洪芳设计的发型不仅时尚有型还容易打理,自从她在杨洪芳这里做了一次头发就没去过别处,还介绍了很多朋友找杨洪芳做发型。
来到杨洪芳所在的美发店,顾客贺奇坐在一旁耐心地等了40多分钟,才轮到他。“这还是等的时间比较短的一次,如果人多,有时甚至要等4个多小时。”杨洪芳介绍说。
“杨师头发剪得好,我和妻子都靠她打理头发,她就是我们家的专用发型设计师。”贺奇说,他在杨师手里理发、烫发已经七八年了,与杨师成了朋友。
专注美发技艺 仍在持续不断学习
顾客给予她信心,她也希望通过设计出更高端的发型,让顾客对自身形象更有自信。杨洪芳坦言,由于自己身高比较矮,从事美发行业多年来依然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是顾客对她的肯定和鼓励,让她重塑了信心。“美发工作我是越做越喜欢,把美发技术做到极致是我一生的追求。”
随着美发技术的提升,找她剪头发、设计造型的顾客越来越多,除去每月4天休息日,杨洪芳几乎每天都会到店里上班。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忙的时候连上厕所都来不及,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午饭。“她是我们店的‘站神’,每天要站10多个小时。”美发店同事唐小琴这样评价杨洪芳。
2016年,杨洪芳在四川省第六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美发项目参赛优秀奖,被授予“四川省农民工技能标兵”称号;2017年,杨洪芳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农民工暨返乡创业先进个人。
近年来,杨洪芳虽然已经赢得了顾客的认可,但她为了掌握新技术、跟上新潮流,仍在持续不断地学习,包括发型设计剪裁课程、高级发型师技术训练、色彩专家课程、4D九维爆款发型训练课程等等。
心愿
杨洪芳说,她参与了3年前的四川省农民工技能大赛,也期待着能参加下一届全省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她认识了更多的美发业精英,学习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成长。她多次提到,美发店的发型设计师日常工作比较忙,需要抽出一部分时间专门用于技能提升。她希望市上能组织更多的技能大赛等,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
今年,杨洪芳计划到北京学习整体形象设计,准备花2万元学费提升自己。她希望未来能获得更多顾客的认可,做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发型设计师。
关爱
春节期间,人社部门针对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哪些公共就业服务?
泸州市人社局:一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现场招聘会。通过就业援助月、暖冬行动、春风行动、返乡人员专场招聘会等各项专场招聘活动搭建供需交流平台,为用工企业与求职者牵线搭桥。除组织全市性大型集中招聘活动外,各县区将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各县区至少开展1场)。二是开展“送岗位”下乡和远程招聘活动。充分利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做好求职推荐,并利用赶集日、节假日,组织企业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大篷车送岗下乡”活动。积极组织用工企业利用微信、QQ等平台开展远程见工活动,努力促成用工企业和求职者实现适时面试,实现“全天候”招工。三是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开展定点职业指导活动,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开展招聘岗位对接和职业指导示范性活动,加强政策宣传、岗位推荐和推荐培训等后续跟踪服务。四是推广线上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广宣传 “四川e就业” 和“智慧泸州就业”平台,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招聘求职网络渠道,收集筛选优质岗位,开展“百日网络招聘”返乡人员网络招聘会,通过网站PC端和微信手机端两种服务模式,确保24小时为返乡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做到“就业创业服务不打烊”。
新闻推荐
◎岑川2019年伊始,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第二阶段正式启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全体普查工作人员积极采取三项措施,积极投入...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