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工为老人们夹菜
◎ 张祥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菁 摄影报道
昨日上午9时许,泸州市福利院大楼里,最顶层和最底层同时热闹起来——负二层食堂的厨房里,厨师们忙得不可开交,中午院里的团年饭要摆上40桌;11楼的多功能厅里,老人们忙着用手机拍照、拍视频,台上孩子们的表演让老人们很是喜欢。舞台上喜庆的歌声和厨房里阵阵的香味交杂在一起,散发出浓浓的年味。
厨房里,周绕忙前忙后,作为食堂负责人,要为老人们准备好可口的团年饭,他可不敢有半点马虎。周绕说,菜谱是提前好多天就准备好的,由几位厨师共同商量,烧白、东坡肘子、糯米饭、粉蒸肉等都是老人们平时爱吃的。
多功能厅里,81岁的曾宪琬也很忙,她用ipad把台上小朋友们的表演拍下来,发给外地的儿子和女儿看,自己在福利院里过得很好,让他们放心。过几天,在重庆的儿子会开车来接她回去团年,而她计划过完年就回来,“他们工作都很忙。”说起自己的儿女,曾宪琬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儿子女儿都很孝顺,在美国工作的女儿天天都要和她视频通话,看看她身体是否健康。前年,儿子回泸州为她买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教会她用微信后,她和儿女约定,每天都要互发微信,如果超过两天没有收到微信,孩子们一定会打电话过来。
趁着看节目的空隙,78岁的李明芳关心起了中午的菜单,“食堂每天吃的菜都有菜单公布,今天团年饭的菜单还没有公布。”虽然不能提前知道菜式,但李明芳很期待这次团年。前两个月,儿子从上海回来想接她去过年,但她不愿意去,儿子便委托在泸州的表姐接她一起过年,还十分周到地网购了鱼虾、坚果等年货给表姐送去。在李明芳看来,福利院里的团年也有家的气氛,“我们同住一层的老姐妹们关系都很好。”
92岁的许德芳看了好几遍手里的祝福卡,看完了,她把卡片小心地放在衣服兜里。卡片上写了些什么,老人并没有看清楚,但她仍笑得合不拢嘴。祝福卡是前来表演的孩子们送的,老人说,自己没有儿女,往年过年都是一个人在家里过,到了福利院后,过年便再也不冷清了,和那么多老人一起看演出、吃团年饭,很开心。
中午11时30分,热气腾腾的菜摆上了桌,老人们拉着自己熟悉的同伴坐在一起,举起杯、端起碗,说着过年的喜庆话,谈着笑着。几天后,他们中的一些将和儿女们一起再团年。
新闻推荐
1月25日,江阳区况场小学开展“写春联、书家风、送祝福”活动。当天上午,况场小学书法组教师齐聚学校门口,为市民们书写春联...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