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勤勇 摄影报道
“你要这样对着镜头对网友说。”“要微笑,不要比剪刀手。”昨(20)日一大早,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文书赵明身着汉服在金丝皇菊地里,指导同样穿着汉服的村民徐官宣学习做视频直播。近期,会龙村种植的100亩金丝皇菊陆续盛开,徐官宣希望通过抖音、视频直播等平台,为家乡的产品代言、宣传。
“今年,我们村的金丝皇菊种植规模扩大了,烘烤、包装设施等都完善了,我想开一个账号,通过抖音或者直播平台推广我们自己栽种的菊花。”40多岁的徐官宣非常能干,被村民们称为“菊花嫂”。然而做惯了农活的徐官宣初次面对直播镜头很紧张,动作、表情都显得生硬。赵明在一旁不时地纠正她的动作。几番练习下来,徐官宣的表情越来越自然。
会龙村连片种植的100亩金丝皇菊,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金丝皇菊外形呈圆锥状有如盘碟、花瓣色泽金黄明亮、条形细长微弯如眉,汤色呈微黄色,滋味醇和、入口清香回甘,具有“香、甜、润”的特点。盛开的鲜花,既可以观赏,又可以泡茶。
据打古镇会龙村第一书记周平介绍,金丝皇菊是该村产业扶贫项目的其中之一。会龙村正在打造的中药材基地项目是2017年开始建设实施的市级财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整个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470万元。会龙村中药材基地充分利用会龙村的闲置土地资源,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基地以吴茱萸、木瓜、川椒、金丝皇菊等中药材为种植重点。目前种植川椒200亩、木瓜200亩、金丝皇菊100亩、吴茱萸100亩、重楼100亩、黄连100亩、白芨100亩、黄精80亩。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分红等多种形式获得收益。
“2018年,我们全面种植100亩金丝皇菊,也是中药材基地项目中最先见成效的品种。我们将通过一个个小项目,带动大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周平表示,会龙村将依托500亩茶叶基地和中药材基地项目,聚焦“药茶养生”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紧扣脱贫攻坚主题,发展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采摘体验、药膳餐饮、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
新闻推荐
◎胡蝶川江都市报记者杨理15日,一面从天津来的锦旗,载着失主刘先生对泸州兴能公交车驾驶员的感谢,邮寄到了泸州。10月9日17:1...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