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到位”点面结合,江阳区高标准推进改厕工作
□张红 杨金鑫 特约通讯员 王承伟
地面墙面贴瓷砖,头上吊顶装浴霸,热水器、淋浴花洒、冲水便池一应俱全……12月11日,笔者走进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村民王定邦家中,只见厕所焕然一新,他的家人满意地说:“苍蝇蚊子少了,方便舒心多了。”
近年来,江阳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按照“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原则,点面结合,高标准推进改厕工作,成为该区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发力点。项目资金精准到位江阳区制定了《江阳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方案》,组建工作组,明确总体思路、任务目标、保障措施,采取“示范先行、逐步推广”的模式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区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单位,一方面抓好统筹调度,督促相关部门狠抓落实,同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针对资金缺口,江阳区争取各级项目资金4500万元、镇街配套300万元、农户自筹1000万元,全区投入5800余万元对农村户厕、公厕进行改造。
“政府出一点、农户出一点”“农户自建、以奖代补”……针对贫困户、特殊群体、一般农户,江阳区分别制定相应奖补政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确保任务、项目、资金、方案精准到户。
有了政策、有了钱,还要有技术支持。专家蹲点监督指导,严格把关修建质量,拒绝涂涂抹抹的“面子”和敷衍塞责的“里子”,改造户数账账相符、用料账实相符、工序合理规范……环境美了心情好了
大多数村民家原本是旱厕,不仅空间狭小,卫生也不达标。现在改造成了冲水蹲厕,贴上了白色的瓷砖,干净且卫生。“我们还在户外修建了三格式化粪池,除去难闻的臭味,减少粪便对水体的污染。”据黄舣镇农技工作人员介绍,粪便污水经粪池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抱柚子趣味跑步比赛◎吴崟摄影报道12月1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东巷口村的柚庄,欢笑声此起彼伏,这里正在举行护国镇首届百...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