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玉青) 1月27日,记者从泸州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泸州市已开始对湖北来泸返乡人员进行全面排查。
据悉,各区县、乡镇(街道)要做到摸排全覆盖。各村(社区)医生预防保健员要对全部湖北返乡人员进行连续14天的体温监测,做好登记,建立台账。对腋下体温≥37.3℃的患者,立即送当地发热门诊就诊,对暂无发热等症状的人群,要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叮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主动及时就诊。
泸州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已启动发热病人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制度,提高监测敏感性。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做到“三问”,一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居住史和可疑暴露史;二问有无哺乳动物、禽类接触史,尤其是野生动物接触史;三问有无与类似病例,尤其是来自湖北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严格按照国家防控方案的要求,开展疫情报告等相关工作。
在人员流动场所监测摸排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开展车站、码头、港口、机场、超市、影院、商场等人员聚集和流动场所的监测工作,对发现腋下体温≥37.3℃、乏力、干咳等症状患者,立即报告属地区县卫生健康局。各区县公安机关组织民警在车站等重点场所协助体温监测工作。
各区县开通并公开咨询电话,接受群众咨询,对主动报告的群众,引导他们就诊等。各区县卫生健康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疾控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监测摸排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导。
新闻推荐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 泸州经济稳中有升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解读2019年泸州经济运行情况
新闻记者现场提问。本报记者牟科摄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顶住压力逆势...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