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鱼兰把顾客商品打包等待骑手取货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方霞 摄影报道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猝不及防,“闭门不见”成了守护健康的最好方式。在这场抗“疫”大战中,我们身边还有一群坚守岗位的商业零售人,确保城市生活必需品的稳价保供——他们就是为我们一日三餐保驾护航的超市工作人员。
大年初六下午,步步高新天地超市入口,粉红色的告示提醒:凡进入超市人员请主动测试体温,消费者请自觉配合,戴好口罩。工作人员手执红外体温测试仪为准备进入超市的顾客测试体温。
“叮!你有新的外卖订单,请注意查收。”36岁的李鱼兰去年7月被任命为全渠道小店店长,初一只休息了一天就主动重返工作岗位。由于疫情,很多顾客不敢出门,选择线上下单,导致线上业务爆增。面对急骤增加的工作量,李鱼兰不停刷新手机,从早上8点开始配货,10点骑手开始过来取货,她每天10多个小时“奔走”在卖场配货、打包,一天下来轻轻松松就是3万步。
为了保证民生,泸州市各大超市的工作人员一边做着疫情防御的各项工作,一边争分夺秒的上货补货。“说不害怕、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如果超市关门了,群众的生活将无法正常运转,所以我们不能休息。”李鱼兰的老公和孩子劝她在家休息几天,看情况再上班。为了让家里人放心,李鱼兰总是安慰家人说,“卖场消毒防疫措施做得很周全,放心吧”。
事实也正如李鱼兰所说的那样,从刚开始三个小时消毒一次,改为现在每隔一小时消毒,从购物车到卫生间,从加工间到收银台,每天接待上千顾客,这些坚守在岗位上的普通员工,他们表现得既勇敢又热心,在特殊时期为更多家庭提供新鲜、放心的日常所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谢娟记者刘校宏)近日,由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成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派出6个工作组,分别对辖区内...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