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建英 张小玉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防控疾情的一线,为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护人员割舍亲情,战斗在隔离病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吴翠玲和蓝晓维“狠心”的故事令人动容。
狠心“抛下”双胞胎女儿赴战
“妈妈要去打小怪兽,你们在家好好的,等着妈妈凯旋而归!”临行前,泸州联合应急医疗队队员吴翠玲主管护士,用这种方式与1岁零8个月的双胞胎女儿小可、小艾告别,前往泸州市传染病医院。
吴翠玲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护士。2月4日早上8:00,到达泸州市传染病医院后,测体温、签到、领取生活物资。
在传染病医院生活区走廊上,一路送行的谢长友副院长为吴翠玲“操刀”剪发,虽然参差不齐,吴翠玲还是笑着说:“没事儿!很好看!”
吴翠玲说,剪短头发能迅速穿脱防护衣帽,更好地投入抗击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到达后,吴翠玲穿上防护服开始第一个值班。四组护理人员进行轮班,每一轮需要值守四小时;吴翠玲所在的小组共三名护理人员,她主动承担了护理组长的工作,完成全病区患者的病情治疗与护理工作以及与办公室老师的信息传递和医嘱的执行。
穿着层层密闭的防护服,呼吸不顺畅,汗水常常浸透整个衣衫。吴翠玲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不太适应。但这是医护人员最重要的屏障、最亲密的战友。她穿上它,认真救治患者,保护好自己,顺利完成任务。
“对不起妈妈,这次我食言了”
“妈妈每年过生日,我都会缠着她给我做火锅,她做的火锅,亲戚们都赞不绝口。”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第一批赴武汉医疗救援队队员蓝晓维说。
2月7日,是蓝晓维妈妈的生日,而此时的蓝晓维正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医疗救援,身穿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双层手套,穿梭在住院病区,为患者配药、加药、协助翻身、测量体温等,战斗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
“4个小时下来,全身几乎都湿透了……”从1月27日进入病房到现在,蓝晓维等15名队员已经在前线战斗了12天。“刚开始来武汉还是很害怕,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不过妈妈一直都很支持我。”蓝晓维说。
在武汉前线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在蓝晓维看来,作为医务人员此时不上,更待何时?守卫患者的健康是他们的职责,“唯一的遗憾就是错过了妈妈的生日。”
“去年爸爸去世,现在我又在武汉,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无论多晚,我们每天都会通电话,告诉她这边的情况,我不想妈妈担心。”蓝晓维有些哽咽地说,本来说好今年和妈妈一起过生日,因为奋战在防疫一线,她食言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人员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