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周菁
3月11日,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电话12333接线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不是咨询,也不是办事,而是专门为了表扬。
打进这通表扬电话的人姓胡,是交警三大队的职工。胡先生说,自己2月8日正式退休,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他担心不能按时办理退休手续,影响自己退休待遇。正在他担心的时候,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的工作人员主动给他打了电话,“他们告诉我,在肺炎疫情期间,办理业务要提前预约,免得我白跑路,并提醒我疫情缓和一点再去办理。迟一点办理退休,也不影响退休待遇。这才让我吃了定心丸。”
胡先生说,3月9日,市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工作人员又再次主动打电话告诉他,可以办理退休业务了。当天,他到政务大厅去办理退休业务。在现场,胡先生看到,办理退休业务窗口负责人晏蕾不停地提醒大家戴好口罩,队伍保持一定的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并挨个帮排队的同志看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不齐全的,就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怎么补齐资料。
由于在这个窗口办理业务的都是老年人,有些眼神、耳朵不太好,晏蕾就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向办事群众讲解。“我们去办事的群众,不管是现场办成了业务,还是因为资料不齐全暂时没办成业务,走出政务大厅时都在赞叹,这样的同志服务真好。”
市人社局作为政府的重要民生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全市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工作。面对疫情,市人社局既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手,又满足工作不断档,及时对外公开所有业务办理窗口电话,提出“不见面”服务方式,倡议群众选择通过拨打电话预约服务,或者登录网站自助办理;对于确需前往各级人社公共服务窗口办事的群众,安排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引导、管理、检测体温、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利用将业务下延到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优势,提醒广大城乡居民就近到街道(乡镇)、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对于受疫情影响不能在法定时限内办结的业务,主动电话、短信告知办事群众,并及时通知办理结果,部分线下办理事项改用网上申报,线下邮寄方式办理,且由办理单位承担邮政快递费用,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自2018年泸州人社系统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工作以来,全市人社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加大信息化服务效能,让群众办事“少跑路、跑短路或一次都不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独懿)近日,记者从全市市场监管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获悉,市市场监管局把2020年作为“融合年”,坚持“一体两翼...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