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校宏
坐落于长江南岸的江阳区邻玉小学校,是“泸州市文明校园”。近年来,邻玉小学校把“玉文化”融入办学理念,以“琢玉教育”为依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五德如玉”的新时代学生,建设具有“玉德精神”的教师队伍,办“玉德树人”的文化特色学校,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
琢玉教育 育玉德学生
在邻玉小学校,学生们主动问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据校长骆泽琴介绍,这源于细节的培养,学校通过“传统美德、爱心孝心奉献、文明礼仪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邻玉小学校借助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等渠道,紧扣文明、廉洁、诚信等关键词,把行为规范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培养文明有礼学子。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争当玉德少年”活动和“玉德之星”评比,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做自己言行习惯的主人。
邻玉小学校向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有心理咨询室,配备有两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还设有心理咨询信箱,各班级教师也时刻关注特殊学生,做好他们的心理沟通和疏导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在家校共育方面,邻玉小学校经常会邀请优秀家长在家长会上作经验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此外,学校通过开展开笔礼、毕业礼、艺术节等活动,让家长、社会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扩大教育面,提升教育效果。
骆泽琴说:“邻玉小学校揣着琢玉成器的初心,一切发展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枚‘美玉’。”
崇高师德 塑美玉教师
培养“玉德学生”,离不开“美玉教师”。骆泽琴认为,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立足教书行业最核心的能力。近年来,邻玉小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倡导教师修身如玉、敬业精业,树立美玉般的人格品质和高尚师德,以“慧眼识玉、博爱赏玉、精心琢玉”的高尚师道,努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邻玉小学校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教师班队说课比赛,均获得好成绩;参加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省级班主任培训,受训教师再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给全校教师。
在课堂教学上,邻玉小学校提炼出“5+3”琢玉练能课程。课程以就质琢形、精雕细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为特点,要求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路子。邻玉小学校还建立课题论文成果推广机制,引导教师做真实的研究,开展教师微型课题申报工作,确保全体教师都参与教育科研,形成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
“学校一直致力于通过相关培训活动,督促教师学习各种教育书籍、刊物,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备高尚师德、广博知识、精湛技艺的美玉教师。”骆泽琴说。
特色文化 建洁美校园
漫步邻玉小学校校园,无论是校园里的宣传栏,教学楼楼道、走廊,还是教师办公区域,都能看到墙上悬挂的一条条以国学经典名句为主要内容的标语;在学校运动场旁边的文化墙上,一排长长的“书简”格外醒目,上面整齐地书写着“玉之五德”……
在骆泽琴看来,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此,邻玉小学校以“璞玉美德”校园文化为基础,合理规划校园布局,整洁的教学楼和相应的美化、绿化塑造文化景观,同时也蕴含着对学生的琢玉教育熏陶。
为优化育人环境,邻玉小学校选用《孔融让梨》《杨震拒金》《拾金不昧》等师生熟悉的故事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等内容,修建了近50米长的廉洁文化长廊;通过编写《邻玉小学廉洁文化》校本教材,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培养学生行为美、心灵美,不断净化校园环境,进而影响学生、家长和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得益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邻玉小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泸州市科技教育示范校”“泸州市绿色环保学校”“泸州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处处是教育之地’,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的特有底蕴。”骆泽琴告诉记者,学校将继续结合“璞玉美德”特色校园文化,积极探索创新,促进校园文化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告别童年 青春起航 泸州十八中举行离队入团仪式暨14岁集体生日礼
为新团员颁发团章、团员证◎胡智慧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文/图日前,泸州十八中学子迎来一场特殊的退队入团仪式——由学校...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