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墨
经济、便捷的电动自行车,受到不少人的青睐,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然而,由于停放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等,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不容忽视。那么,泸州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现场
违规停放、充电现象仍然存在
日前,记者来到龙马潭区玉带路安置小区,在临街的一个单元楼下看到楼上有住户从窗口拉下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这是老小区,电动自行车不好上楼,这样充电方便些。”正要骑车出门的小区居民王女士说道。就这个单元楼下,还有几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不规范地停放在楼道门口。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江阳区大山坪的一电梯小区。在单元楼大厅的公告栏里,张贴着禁止电动自行车占用消防通道的提示。记者在小区地下车库看到,几辆电动自行车正在充电。该小区不少业主表示,将电动自行车停在地下车库充电并不安全,但小区没有设置集中停放和充电的场所,大家只好将电动自行车停在地下车库。
城西的维多利亚小区(三期)则专门设置了充电棚,棚内停满了电动自行车,旁边还有几辆车在排队等候充电。小区业主朝女士说,扫码付费充电很方便,“我吃完晚饭散步回来时,如果电瓶车充满了,我就会将车挪开,给别人腾位置。”
提醒
电动自行车不在禁止区域停放、充电
“近年来,全国因为电动自行车造成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这些火灾事故主要是由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不规范行为引起的。”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和烟气蔓延速度非常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上述负责人表示,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住宅楼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充电,不仅挤占了公共空间,还占用了消防通道,是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如果因此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关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他提醒,市民要自觉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车棚或者规定区域,并到固定的充电设施上充电,避免在建筑内的公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其充电,更不能在房间内停放充电。市民若发现飞线充电、人车同屋等行为应及时劝阻,拒不改正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拨打消防安全隐患投诉电话“96119”,做到防患于未“燃”。
新闻推荐
图据新华社摄影李里自3月反弹以来,大盘出现近一成的涨幅,但近期在上档强压力位前出现震荡。震荡中市场赚钱效应有所下...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