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独懿
本报讯 卖水果、卖鲜花、卖熟食、卖儿童玩具……近段时间,泸州城区不少地方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摊。随着政策松绑和鼓励,“地摊经济”正悄然回归。
针对部分居民小区、公园周边新出现大量地摊的情况,9日,一位正在现场规范摊位秩序的城管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放宽地摊经营的前提,是经营者应该自觉遵守经营秩序,做到不影响行人、不占用盲道、控制噪音,同时还要自觉清理产生的垃圾。
据了解,在不影响居民生活、不影响道路交通、不影响市容市貌的前提下,江阳区已在区域范围内设置了12个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制定分类、分区、限时经营规范管理政策。同时,在夜市聚集区增加800个夜间停车位,改建提升6个公共厕所,为“夜间经济”复市中的就业居民、消费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几天前,泸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就推进室外经营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包括市民态度、室外购买商品原因、商品种类、发展室外经营时间段、室外经营权的准入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此举是在为市上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前期调查,让即将出台的政策更加规范、合理、有效地对地摊经营进行监督管理,更好地带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新闻推荐
媒体人员参观眉山的领地·兰台府项目内部环境。李佳摄□李佳最近,领地集团进入泸州房地产市场,在城东打造领地·兰台府,与众...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