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基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向西班牙华侨华人捐赠抗疫中药
◎ 汪建英 张小玉 记者 周丽
(图片由医院提供)
近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统筹安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及新绿色药业公司向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捐赠了一批中药抗疫颗粒剂;4月29日,该院向西班牙华人华侨捐赠一批防治新冠肺炎“新冠0号”和“新冠1号”中药免煎颗粒……
在东帝汶,泸州医生马登尚为当地患者开展针灸治疗;在捷克中医中心,不仅泸州的香囊受追捧,当地患者期待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迎接泸州的中医专家到来。随着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的建设推进,泸州的中医药服务更加频繁地走出国门。
“我们与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药健康产品贸易、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与国际注册、中医药教育教学等。”谈起中医药服务的外向型发展,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如数家珍。
出国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走在前列。2015年,医院与克劳迪安医院合作,捷克中医中心挂牌。随后,李海峰医师抵达捷克中医中心坐诊。
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与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合作,联合申报了由中国科技部和葡萄牙科技基金会共同资助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药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合作研究”。双方以防治神经精神疾病为重点,利用中方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药效评价技术,以及葡方先进的线虫模型,在中葡双方开展防治老年性痴呆药效和安全性评价,建设中葡双方政府高层支持、长期稳定、有鲜明特色的防治神经精神疾病中(草)药新药和健康产品研发基地。2017年8月,依托该项目,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成立了“中葡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忠山院区联合建立了占地300平方米的中葡线虫实验室,拥有12种高级线虫实验设备。次年7月,在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成立了“中葡药食植物资源研究中心”,联合建立葡萄牙-中药药食植物资源研究中心,以及以中药和食品研发为重点的“葡萄牙-中国联合实验室”。医院与米尼奥大学联合建立了10余亩中药材种植园,在葡萄牙波普地区开展了枸杞、金银花、枇杷、蒲公英等试栽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与国际间的合作越来与广泛,朋友圈越来越大。2019年,该院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国际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心正式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拟共建巴基斯坦中医院。今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与客座教授、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教授阿塔·拉曼院士团队的国际合作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该奖项是中医药领域首次获奖。
未来可期 中医药出口年收入增长40%-60%
2019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这是四川、重庆、贵州地区获批该基地的唯一一家医院。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为医院带来哪些利好?杨思进说,医院将依托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进行中医药健康产品贸易、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与国际注册、中医药教育教学等,实现年收入增长40%-60%。
具体而言,开展境内医疗保健服务,依托健康管理中心,为境外人员提供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境内教育培训,接收境外进修及访问学者,在院内开展中医药短期培训;开展境内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接收境外人员参加中医药国际康养旅游项目(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赤水天鹅堡康养基地、天寿同仁·食疗国医馆、丽江颐养泰和康养基地、丽江中药材国际种植旅游基地等)。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线上区域医学中心为境外人员提供远程会诊、病案分析、远程教育(讲座现场直播、录播、远程信息共享),向境外输送中医师和教师等,推动国际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与境外合作单位开展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科研合作;与海外机构联合开展中药材产销合作,开展5-10种中药材种植及销售;推动健康产品研发、注册和销售;推出特色中医药旅游产品10余种,如苏百维尔植物饮料、蛭龙活血通淤胶囊、玉露养生酒、中药药膳、中药香囊等;与海外机构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预计每年接收50-100名留学生或进修、访问学者来院开展中医培训。目前,已接收葡萄牙留学生一行9人来针灸康复科见习中医临床知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家平)6月3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市综合防灾减灾馆开展安全体验和应急演练活动,学习防灾知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