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勇
《泸州日报》6月11日报道,从年初开始,泸州市试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在企业资料或者证件不齐的情况下,给予审批绿色通道服务,促成项目快速落地,受到社会各方点赞。
政务服务提升一小步,方便群众一大步。容缺受理,不仅大大减少了服务对象“折返跑”的次数,解决了群众和企业“缺件难办事”的问题,还提高了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效率。
容缺受理是行政审批服务机制的一种创新,更是监管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在审批事项中,体现出一种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信,有助于泸州持续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当然,容缺受理也不是一放了之,申请人如果未在约定时限内补齐申报材料,审批部门有权终止容缺受理程序,转入常规审批程序,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和相关责任由申请人承担。同时,可能造成追究法律责任、纳入失信黑名单等连锁反应的严重后果。
推行容缺受理,不仅展现了有温度的“放管服”,更是泸州围绕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利器。
新闻推荐
泸州市领导带队调研江阳区龙马潭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全力以赴推动经济 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本报讯(记者李瑞莉)6月17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封安率调研组到江阳区、龙马潭区就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开展调研。封安要求,江阳...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