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刘燕
本报讯 7月13日,川江都市报记者在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半年工作会暨业务能力建设动员会上了解到,泸州市上半年主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0.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0%;优良天数167天,同比增加6天,优良天数比例达86.1%,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7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2020年上半年,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决策部署,以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为核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动蓝天、碧水、净土和青山“四大”保卫战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序开展。
实现医疗机构排查和医疗废物规范收运处2个100%,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上半年已豁免环评手续建设项目21个,分别对4个、54个项目开展环评视频审查和环评函审。
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已累计完成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330个。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将濑溪河水质达标攻坚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头号工程”,全力以赴改善濑溪河水质。
印发实施《泸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已建成207个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厂(站)。
完成107个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1月-6月,全市7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71%,7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项目争资争项,积极向省厅申报“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重大工程项目122个,计划总投资169亿元;申报“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三年行动计划”项目115个,总投资93.95亿元,申报资金73.54亿元,项目投资位居全省前列。
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共保,与江津、荣昌分别签定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与永川区签订了《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区2020年行动计划》,并明确将围绕生态环境等七大领域共同谋划生成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深化拓展合作空间,已初步包装生态环保类项目25个,总投资约192亿元。
新闻推荐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呵护他们的成长,然而却有恶魔对他们伸出邪恶的“咸猪手”,在公交车上,两次对年仅9岁、10岁的孩子...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