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丽
记者:江阳区如何落实好市委经济建设的要求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
杨长缨:一是突出高效抓项目。既关注项目质量,又强调推进速度。细化节点任务抓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速推进。克服疫情影响,出台支持企业稳产稳岗措施19条,推进复工复产。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投资占全年计划的57.2%。
二是突出长效抓招商。建立“点、线、面”结合的长效招商机制。在“点”上,组队蹲点京津冀等四个片区招商。在“线”上,聚焦白酒、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条,招引上下游企业,力争引来一个、带动一串。在“面”上,构建全区联动大招商的格局。
三是突出实效抓政策。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力争变政策优势为发展优势。上半年,江阳区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上级资金。同时,围绕产业转型、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新谋划了一批2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级项目,项目库实现滚动更新。
记者:在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方面,江阳区有何考虑?
杨长缨:江阳区立足市区同城实际,争创“四川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栋”五级党组织联动体系,推动力量资源整合下沉。推行党建联动,分级形成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融。推行“三社联动”,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推行网格联动,整合党建、综治等各类网格力量、工作资源,实现“多网融合、一网统筹”。在全市率先铺开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率先启动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
记者:下半年,江阳区如何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杨长缨:我们将以创成“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区”为契机,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发展好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工业“千亿”集群发展计划,积极支持发展白酒、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等重点业态,推动工业实现集群发展;实施服务业集聚发展计划,积极支持商贸经济、总部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提档升级;实施建筑业“品牌”发展计划,积极培育一批优质骨干企业,推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江阳建筑品牌。
加速加码抓项目。从7月起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奔赴一线城市实施驻点招商、片区联动巡回招商。全力以赴推项目,针对每个重大项目,做到保姆式跟进、全天候服务。
聚焦聚力保民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四早”举措,突出抓好“外防”输入。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医疗康养、安全供水等民生项目,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跟踪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严格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打好稳岗、返岗、拓岗“组合拳”,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家平)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四川省工程总承包试点单位名单,泸州市有6家建筑企业入选。这是记者从...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