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梅
记者:龙马潭区如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大抓政策、抓大政策”?
刘光明:龙马潭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争”“引”“谋”“推”“优”五篇文章。
一是争资争项。包装申报中央、省级资金、债券项目64个,审核通过债券资金48亿元。
二是招大引强。先后与绿景集团等40家企业进行招商对接,新签约西南国际物流城等22个项目,投资总额54亿元。
三是包装谋划。新策划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888亿元。
四是快推项目。大力推进恒力新材料、郎酒浓酱兼香基地等15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
五是优化服务。探索市场准入“承诺即准入制”“信用+审批”等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潜力活力。
记者: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龙马潭区如何抢抓?
刘光明:龙马潭区将主动作为、奋力争先,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强大动力。
持续优化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水公铁空”综合枢纽配套功能,大力打造临港物流集聚区,加快实现 “四港互通、四向拓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充分发挥开放优势。依托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平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协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协同推动产业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全区“白酒、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优势。
联动共享公共服务。重点加强制度创新、口岸通关、政务互办、生态环保等领域区域合作。
记者:下半年,龙马潭区将如何做好 “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刘光明:我们将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区领导和科级领导联系中小微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渡过难关。
全力抓实项目投资。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推动发展首要任务,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进度补回来,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全力守好民生底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千方百计稳岗就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新闻推荐
毕业典礼◎彭方敏川江都市报记者吴迪摄影报道7月13日,泸州市梓橦路学校举行了初2017级毕业典礼。典礼首先通过视频回顾了2...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