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莉琴
《泸州日报》7月9日报道,近日泸州市首个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备案企业新型学徒制车工202人,通过1-2年的实践学习,将有效解决企业新引进生产线职工技术提升问题。接下来,泸州市还有企业将陆续开展这样的培训。
新型学徒制,不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是政府牵头,校企双方合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通过校企携手,培养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实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
积极探索新型学徒制的发展模式,须因地制宜,发挥好政府、企业、学校的各自优势,同时,要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核心,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
当然,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要想获得成功,还需分析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各种关键要素,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政府要发挥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泸州市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主动联合企业、职业院校,把职工技能提升行动落到实处。学校和企业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因材施教,完善学员考核评价机制,让学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做到产教学两不误、师徒员工共成长,培养出顺应市场发展和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如此一来,“政企校”三方合力,才能促使企业新型学徒制顺利推行,培养出更多能工巧匠,让“泸州制造”质量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落实“共抓大保护” 打好“生态优先”牌 泸州市渔民退捕任务已全面完成
本报讯(记者简放鹏)7月1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泸州市渔民退捕任务已全面完成,禁捕退捕工作重点转移到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