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邱有义 记者 李界) “没有想到这个灭虫灯的效果硬是好,高粱上虫都没了,今年的产量肯定不错。”7月14日,纳溪区龙车镇长寿村村民先正伦一边查看高粱的长势,一边和村民小组长李邦云谈论着今年的高粱收成。
先正伦是龙车镇长寿村的老庄稼户,多年来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该镇去年引进四川郎酒集团订单高粱种植项目,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了一亩高粱。由于去年雨水多,高粱病虫害严重,他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来防治病虫害。
今年,郎酒集团继续与龙车镇合作,除提高了订单高粱收购价格外,还免费为群众发放种子、肥料和农药,先正伦决定再试种一年。于是,他把自家的两亩旱地全部种上高粱。眼看又到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村里派人来安装了太阳能灭虫灯,并在高粱的叶子上贴上了许多黄色的纸片,说是可以杀灭害虫。
作为老庄稼汉,先正伦对这种“高科技”的杀虫方法半信半疑,隔三差五就到地里转转。14日,他再次到高粱地里,发现灭虫灯的灯丝上、灯罩里和周围的黄色纸片上都有许多虫子。再拉过几穗高粱仔细查看,穗大饱满,里面竟没有发现一只虫子。见到前来准备清理灯罩的李邦云,他忍不住夸赞起高科技来。
据悉,今年龙车镇与郎酒集团签订订单高粱种植协议5000余亩,保底收购价12元每公斤。为提高高粱病虫害防治技术,该镇引进了30余盏太阳能灭虫灯和1万余张灭虫黄板。“科学除虫的同时,还能确保高粱的品质,提高高粱的产量。”该镇农业农村服务站负责人马剑告诉记者,今年该镇高粱亩产有望增产75公斤左右,群众每亩能增收400多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念)7月21日,记者从市社保局了解到,泸州市202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个体缴费档次标准下调,在原有的8个缴费...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