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李家平
7月28日,泸州老窖集团举行2020届管培生入职典礼。泸州老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良希望管培生们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公司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推动集团公司早日实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融控股集团”的宏伟愿景。今年5月,泸州老窖集团管培生项目从全国1700余家大型企业校招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校招案例奖”。
管培生项目,是泸州老窖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开始显现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泸州老窖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要求部署,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探索“高端化定制、递进式培养、战略性储备”人才培养模式,高站位、高起点实施管培生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育项目品牌和人才新高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储备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员,为泸州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贡献智慧力量。
紧扣目标
海纳百川“引人才”
泸州老窖集团紧扣“挺进世界500强”目标,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坚持精准引才、精准宣传、精准甄选,系统推进管培生项目。
精准引才。结合泸州老窖集团战略规划,聚焦贸易、金融两大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制定管培生招聘计划,明确引才标准和要求,确保引进人才与公司发展需求高度匹配。
精准宣传。整合中介机构、知名高校等资源,到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排名靠前的10余所高校举行校园宣讲会、精品交流会,以企业发展的宏伟愿景和爱才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感召人才、集聚人才。
精准甄选。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管培生招聘工作,确保引才公正客观;泸州老窖集团高管、中层干部、外部专家组成面试官团队,设置“一面+二面”环节,对应聘者的英语口语、专业知识储备、沟通表达能力、抗压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考察。2020年,泸州老窖集团通过严格选拔,招录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2所知名高校管培生20名,其中,有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6名。
创新模式
量体裁衣“育人才”
泸州老窖集团遵循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对管培生实行“1.5年轮岗锻炼+3年定岗培养”的立体化培养,通过推行“双师制”带教模式、狠抓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构建良性考核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管培生的能力。
坚持推行“双师制”带教模式。实行由泸州老窖集团高管担任导师、中层干部担任助理导师的“双导师”带教模式,同时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担任泸州老窖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管培生联合培养导师,对管培生进行全过程辅导,引导其尽快成长为既懂管理又精业务的高层次人才。
坚持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提升”。坚持抓好理论培训,量身定制了党性教育、应知应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4个培训内容,涵盖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事务管理等15类课程培训,全面提升管培生理论素质。坚持抓好实践锻炼,组织管培生到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子公司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跨专业、跨部门、跨领域实岗锻炼,全面提升管培生的能力。
坚持“三个结合”,构建良性考核机制。按照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主观考核与客观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制定考核方案,建立基础考核、综合考核2大类、7个维度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多方相互监督的良性考核机制。
关心关爱
优化环境“留人才”
在管培生项目实施中,泸州老窖集团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通过建好一份成长档案、建立一个定向联系机制、配好一个成长搭档,帮助管培生全身心干事创业。
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加强个人成长轨迹管理,实行管培生“一人一档”,由培养单位全过程、全方位记录管培生的辅导记录、课题报告、考核考评等情况。
建立高管定向联系机制。为管培生指定集团公司高管作为导师,定期召开沟通会和交流会,听取管培生对公司改革发展的建议,为管培生释疑解惑、加油鼓劲。
实行“一对一”结对指导。结合管培生兴趣、爱好、特长,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与管培生开展“一对一”结对指导,建立成长搭档,帮助管培生尽快熟悉公司情况。
据悉,下一步,泸州老窖集团将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广聚人才资源,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泸州老窖集团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产融控股集团”、泸州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新闻推荐
好利蛋糕是泸州好利食品厂的旗舰品牌。企业成立于1998年,位于泸州龙马潭区兴立创业园,并在泸州设立了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核...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