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刘明霞
8月19日,新一轮洪峰过境泸州。上午8点半,大河街各路口拉起了警戒线,洪水从街道靠长江边一侧的各个口子向街面蔓延。民警、消防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各个街口维持秩序、组织救援工作。从孝顺路口到东门路口,陈文江不断来回,劝导群众,查看情况。
“本来是要学习到9月3日,看到洪水预警,就从成都赶回来了。”8月18日傍晚6点,陈文江从成都赶回泸州。这是陈文江一周内,第二次因为抗洪赶回泸州。
作为江阳区北城街道东门口社区书记,他上任才不到10天。8月10日,东门口社区刚完成换届选举,陈文江当选为社区党委书记,而他也是东门口社区10名工作人员中唯一的男性。
东门口社区从宝来桥到馆驿嘴,临长沱两江,地势比较低洼,抗洪任务比较重。回到社区后,陈文江和同事们开展防洪抗洪工作。8月18日晚9点过,在滨江路交警支队宿舍楼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洪水涨到小区后,准备撤离,陈文江将他背到了安全地带。究竟背了多少位需要转移的居民,陈文江一时也算不过来,只记得“有好多个”。
“打个盹的功夫,水就涨上来了。”8月19日凌晨1点过,东门口社区办公室也被淹,陈文江蹚水将值班的同事们一个个背了出来。8月19日早上8点过,一夜没合眼的陈文江,身上还穿着蹚水湿掉的裤子。上午10点,是预计的洪峰过境时间,东门路口前来围观的市民越来越多,拿着喊话器劝导的陈文江,嗓子开始沙哑起来。从8月19日零点至上午10点过,他接打了上百个电话,来来回回走了两万多步。8月19日下午,洪水开始退去,陈文江又开始忙着协调调度清淤工作。
记者采访时注意到,陈文江胸口佩戴着党徽。“我是共产党员,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居民看到了,会更加信任我们,也督促我们把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发挥出来。”陈文江说。
新闻推荐
随着洪水退去,江阳区迅速组织开展清淤工作 “水位下降一米,淤泥清除一米”
城管队员清除地面淤泥(庞博摄)◎李雪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8月19日下午5时许,在江阳区馆驿嘴滨江路段值守的城管队员、消防队...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