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大家齐心协力转移物资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李莉 摄影报道
物资转移
爱心志愿者协助餐饮商铺撤离
老卤匠肖鸭子的加工房位于滨江路一段肯德基下行100米处,属于低洼地段。18日下午2点得到通知后,老卤匠肖鸭子的负责人刘浬兵就马上组织员工进行物资转移。但因为设施设备太多,正常情况下就算动用大卡车也要装七八车才能运完,10多名员工全靠人力搬迁很是费劲。
“当时看到洪水一浪一浪,就快漫过街面了,员工人手又不够,于是赶紧拨打了求救电话。”正青春爱心团队来了5名志愿者帮着搬迁,搬到18日晚上9点左右,江水已开始漫进店铺,一些来不及转移的餐具都被冲走了。直到19日凌晨零点,大家才将大部分物资转移到江景外滩最高处的平台上。
位于枇杷沟的牡丹园厂房和澄溪口的牡丹园茶楼,也都属于临江较近的商铺,从18日中午开始,他们便忙着进行物资转移。幸好得到北城街道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的大力协助,茶楼物资全部安全转移至店铺二楼,厂房设备则转移至安全地段存放。
牡丹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驰说,厂房里面存放有大量的原材料和包装材料,一旦遇水原材料将全部损毁。这些原材料每箱重达60斤,厂房存放有500多箱,从底楼转移到二楼距离有600米左右,全是长陡梯,“我们的员工和北城街道的爱心人士足足花了近10个小时,才将物资全部转移完”。
张驰告诉记者,洪水来临前厂房内还有部分大型的生产加工设备因为太大无法转移,受损是肯定的,但企业还是特别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援助。
“快撤空调、搬冰箱,还有那边的饮水机、电视也要搬……”18日晚10点,滨江路临江的大掌柜店铺内,老板陈春玲左手拿着板凳,右手拎着窗帘,正焦急地指挥着员工转移物资。
陈春玲说,得到社区通知临江商铺撤离后,他们当天上午10点就组织员工搬迁,所有能转移的物资都搬到了二楼。街道工作人员也不断来店铺了解转移情况,询问人员是否安全,需不需要为他们提供场地堆放物资等,还好店铺有二楼,大部分物资最终安全转移。“不过厨房的灶具还有大冰柜根本无法搬走,因为装修时很多都是嵌入墙面的,除非把墙打烂才搬得出来。”
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代应林告诉记者,江阳区临江餐饮商铺近百余家,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爱心志愿者的帮助下,大部分物资已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情况发生。
洪峰过后
清淤泥消毒厨房再营业
“18日下午员工就把厨房里所有设备全部转移到餐厅院坝里,等洪水退去后我们会及时清理淤泥,对厨房全面进行消毒后再开业。”临江餐饮店海天花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洪水退去后几天之内都不可能营业,必须先把卫生、消杀等工作做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临江位置较高的餐饮店铺目前仍然在正常营业,如蜀南人家、酒城渝里等离洪水位还有近50米,它们的正常营业也为附近居民就餐提供了诸多便利。
“我们今天中午的生意还可以,外卖订单比往常多了许多,主要是很多不方便外出的市民点餐频率较高。”蜀南人家服务员小张说。
爱心团队
义务帮助商铺转移物资
正青春爱心团队队长胡钰说,从18日下午开始,团队就陆续接到商家的求助电话,大多都是因为人手不够,在转运物资时需要增加人员。正青春爱心团队从18日晚7点忙到19日中午,帮商家转运物资,协助交警维持秩序,“虽然我们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对社会的责任心和爱心一点都不少”。
“我们团队有10多名爱心志愿者参加了抗洪抢险工作,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23岁。”胡钰说,18日晚大家忙到深夜12点过;19日清晨6点,由于前往滨江路看涨水的市民越来越多,还有部分车辆乱停放,部分爱心志愿者又来到国窖大桥下协助维持秩序。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19日上午11点过,参与小区群众撤离救援的市消防救援支队大件路特勤站副站长刘子豪,终于能够歇一口气...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