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圣恩 本报记者 梅影
摄影报道
金秋八月,在江阳区分水岭镇连坡村的稻田里,伴随着机械轰鸣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
连坡村种粮大户曹大中今年种植了30多亩水稻,机械化作业不仅解决了大面积收割问题,而且还为他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一亩水稻,一个人需要花3到4天的时间才能收割完成,现在采用机械化收割,一个人一台机器,只需要15分钟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降低了收割成本还节约了时间。“真是太方便了,像我这种年龄的人,每年收水稻都是老大难的问题,最怕身体吃不消,现在有了机械化收割,明年即使再多种几亩水稻也不怕了。”农户张启贵乐呵呵地说道。
据悉,今年分水岭镇水稻机收价格每亩约为100元,人工收割均价每亩约为400元,采用机械化收割每亩将节本增收300元。镇农服中心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应用,对外来开展跨区联合收割的农机作业人员建立了台账,进行了健康码核验,对跨区作业机械进行了安全检查,协助跨区收割人员与农户达成收割协议,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蔺艳霜)近日,泸州市公路局有关负责人带领局养护科、安全科、工程科、泸州分段相关人员,对公路桥梁安全隐患进行专...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