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新闻 > 正文

村支书儿子结婚摆27桌17桌不请自到 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纪委书记:村支书申办30桌经过同意

来源:成都商报 2014-10-02 22:38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

提示

记者随机询问了27桌酒席中20余位参加婚宴的村民,无一人接到了陈远明的请帖,最高的一户人家送的礼金是200元。  

“来的基本上都是村民、亲戚,大概有17桌都是不请自来的,礼金就在50~200元左右。”

———村支书陈远明  

“有时候我们害怕别个结婚,因为要去‘赶人情\’(送礼金),陈支书屋头有好事,我们就是借钱‘赶人情\’,也要来。”

———76岁的李林军(音)

昨日国庆,小雨初歇,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大木河村,52岁的村支书陈远明儿子结婚,不少村民踩得一脚泥泞,来到山上陈远明家中,帮忙招呼、上菜等。简单婚礼完毕后,27桌坝坝筵吃得欢声笑语四起。“来的基本上都是村民、亲戚,大概有17桌都是不请自来的,礼金就在50~200元左右。” 昨日,丹棱县张场镇纪委书记严宗宇证实陈远明申办30桌经镇党委、政府同意。

对于许多村民不请自来的,严宗宇解释,陈远明担任村支书期间,为大木河村开荒、修路,发展经济产业等,直至身患白血病,深得群众拥护。

参加婚礼的村民:

“我们就是借钱‘赶人情\’,也要来”

昨日国庆,农历九月初八。

上午11时许,小雨刚歇,一辆扎着鲜花的比亚迪S6主婚车带着几辆扎着彩带的面包车缓缓地停在了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大木河村的几间青瓦房外,鞭炮声响起。

身着一件军绿色衬衫、灰色裤子的该村村支书陈远明高兴得见人就散烟,若不是胸前的“父亲”花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新郎的父亲:脚上的一双皮鞋,沾满了黄泥。

在不远处的院坝里,拱门加桌子,已搭建起了个简易的婚礼现场,小孩子们围着拱门追着、闹着,一些中年妇女洗菜、端菜,忙个不停,而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则围坐在桌子周围抽着烟聊着。

76岁的李林军(音)抽着叶子烟敲起了桌子:“有时候我们害怕别个结婚,因为要去‘赶人情\’(送礼金),陈支书屋头有好事,我们就是借钱‘赶人情\’,也要来。”周围的男女老少频频点头。成都商报记者随机询问了27桌酒席中20余位参加婚宴的村民,无一人接到了陈远明的请帖,最高的一户人家送的礼金是200元,李林军老人的礼金是50元,外加一只老母鸡。

“来的基本上都是村民、亲戚,大概有17桌都是不请自来的,大约有170人左右。”陈远明说,村子里除了直系亲属外,自己没有发出过一张请帖和邀请函,但人家来了,不可能不让人家吃饭。

每天都有人说要来,村支书无奈:

“多收礼钱,我一不想,二不敢”

“加上儿媳妇娘家给的,一共收了3万元左右的礼金,除了直系亲属外,村民们送的礼金在50~200元之间。”为儿子举办婚礼,并不是陈远明的初衷。

侄儿陈中会是儿子的伴郎,他称,堂哥陈龙和嫂嫂均无正式工作,两人系外出打工认识,结婚时,嫂嫂已有了2个月的身孕。

陈远明证实此事,大概一月前,儿子和媳妇谈婚论嫁时,考虑到自己是党员,又是村支书,陈远明决定不举办婚礼,“有人喊我大办,多收礼钱,我一不想,二不敢,收了礼,也要送回去。”陈远明考虑到儿媳妇,和媳妇商量了几天,决定只通知亲戚,办个两三桌。

但9月中旬起,村民们打听到消息后,每天都有人找到陈远明主动要求前来。想开口答应,又怕违反规定,纠结一周多的时间,无奈之下,9月27日,陈远明给张场镇党委、政府打报告,申办了30桌:亲戚将近10桌,另外20桌,自己不请,村民来去自便。陈远明儿子陈龙表示:“我知道,爸爸是他们尊重的人,所以他们想来。”

陈远明和厨师张伟等人琢磨了半天,将大菜改成了“红烧牛肉、酥肉粉条”,最大的一份菜就是炖全鸡。“一桌(成本)可能就是150元~200元左右。”张伟说。

张场镇纪委书记:

村支书曾为修路累病

昨日,丹棱县张场镇纪委书记严宗宇证实,陈远明9月27日向镇党委、政府报告为儿子举办30桌坝坝筵,被批准同意。

对于约有17桌村民不请自来的,严宗宇解释,陈远明担任村主任村支书期间,为大木河村开荒、修路,发展经济产业等,直至身患白血病,深得群众拥护。

据丹棱县政府网资料显示,丹棱县张场镇大木河村位于总岗山上,该村有6个社,382户人家,1514人,典型的山区村。

“以前出山到张场场镇是一条崎岖的盘山小路,来回26公里,我们喂肥猪到场镇上卖,半夜就要出发,2人抬,2人打着火把照路,到了场镇就天亮。”村民曾先生介绍。丹棱县张场镇一工作人员称:“以前大木河村的村民出山,一遇下雨就得脚穿一双雨靴,再绑上草扣子以防打滑,背东西上山得弯腰手脚并用。道路不通,群众增收十分困难,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

1995年起,时任大木河村主任的陈远明带领全村群众齐上阵,开山挖石,肩挑背磨,足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硬是挖出一条10多公里长的毛坯路,陈远明累成肛裂,一个多月不能坐凳子。2002年和2003年,陈远明挨家逐户动员全村村民,又将进村主道硬化成了水泥路。

随后,陈远明又带领村民种竹、种茶,发展脆红李,养殖生猪等,2011年,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6625元,陈远明患上白血病。

根据眉山市政府网信息显示,2012年,丹棱县委通报,陈远明当选该县创先争优先进个人。

成都商报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

眉山新闻热线:13679656000

新闻推荐

四川创新驱动 助力经济“逆势飘红”

新华社成都12月17日电(记者陈健胡旭)51岁的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苏建伦20多年前从“一个人、一台车床”起家,成为一家“亿元产值、千万税收”的机械企业“掌门人”,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和南非。他说:“一...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支书儿子结婚摆27桌17桌不请自到 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纪委书记:村支书申办30桌经过同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