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几个月能够做出这样的效果,全靠政府打造的农业品牌。”5月14日,丹棱县丹棱镇青龙村90后大学生卢婷在自家果园里一边摘“青见”,一边告诉笔者,去年12月她成立了微商公司,通过微信卖水果。如今,她最多一天能接200多单,微店的日销售额也从最初几十元攀升到2万元。
住着新房,种着水果,通过“互联网+”致富……在当地,像卢婷这样的“果二代”还有不少,他们是丹棱县全域推进产村相融,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作为全省首批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县,丹棱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抓产业带新村,建新村促产业,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幸福与富裕的好光景。据丹棱县农工委主任徐卫斌介绍,为了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该县通过规模聚集做大产业,科技引领,让产业强起来;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做响农业品牌,让农民富起来;通过优化乡村治理,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和起来;通过保持乡村本色,注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新村景观化,让乡村美起来。
据丹棱县委农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丹棱县经济作物占农田面积85%和 “建改保”占农房总数85%;全县发展“不知火”等特色效益农业35万亩,累计注册家庭农场142家,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3元,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33元,增速11.9%;新农保、新农合等11项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全覆盖,94%农户完成“两池六改”,90%的村建成生态文明村庄。
(王泽会)
新闻推荐
11月18日,丹棱县张场镇三合村四组贫困户王柱光顾不得下雨,忙着在核桃地里深翻土壤,帮助树苗御寒,“加把劲,今年一定要脱掉‘贫困帽\’。”王柱光去年种植的4亩核桃,今年首批挂果产值5000元;今年9月王柱...
丹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