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我们老两口福气好哦,有个好儿媳妇。否则,我们早就死了。”10月23日,顺庆区双桥镇袁家沟村村民苟银芳一提起儿媳妇彭素碧便赞不绝口。一旁瘫痪在床的老伴袁先成虽然不能说话,但不停地用“啊,啊”的声音表达感激之情。
记者走进彭素碧和公婆生活的家,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个有瘫痪在床3年的病人的家。屋子里虽然简陋朴素,却十分干净,没有一丝异味。2012年2月,袁先成因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3年多来,他不能说、不能动,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加之苟银芳也体弱多病,袁先成的饮食起居只能靠儿媳彭素碧一人照料。
“从电话里得知爸爸瘫痪了,我立马跟厂里辞了职,甚至没来得及和老公商量。”彭素碧介绍说,她1990年与丈夫袁正东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为维持生计,夫妻二人一直在外打工。袁正东在一家五金厂做工,彭素碧在一家型材厂做工,日子虽谈不上富裕,但妻贤子孝,其乐融融。听说公公袁先成瘫痪在床,婆婆体弱多病无力照料时,彭素碧二话不说辞工回家,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儿媳照料公公本就有所不便,加之村里的人也说三道四,刚开始照顾袁先成时,彭素碧有苦无处诉。彭素碧说,婆婆体弱多病,给公公翻身都困难,请一个看护又要两三千元,我在外头也只能挣这么点钱。而且找外人来照料,我也不放心。
除了流言纷扰,照顾瘫痪病人的难度也超乎彭素碧的预料。彭素碧说,每天一起床,她早早做好饭,胡乱扒几口,就开始一口一口地喂公公吃。担心两位老人的营养跟不上,彭素碧省吃俭用,为两位老人买了牛奶,自己都舍不得喝一口。每到逢场天,她要步行几公里路到场镇上买菜买肉,置办完物品后,还得赶回家做午饭。晚上,她还得起几次床给公公盖被子。
由于袁先成的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拉在裤子里,一天得换洗好几次。彭素碧二话不说,为老人脱下脏衣裤,连同被子、床单一并洗得干干净净。瘫痪病人最容易生褥疮。彭素碧每天都要给公公翻身、擦身子。彭素碧说,起初给公公擦身子时,觉得很不好意思,老人也觉得难堪。她就安慰公公:“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们是一家人。你生病了我照顾你是应该的。”在她无微不至的照料下,老人浑身上下没有生一处褥疮。
3年多来,邻居乡亲不再对她说三道四,而是赞赏有加。面对大家的夸奖,彭素碧说:“我吃点苦受点累没啥。人人都会老,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
新闻推荐
丹棱:领导干部下田 助力“双抢”提质量 本报记者 肖倩 文/图
机械化栽秧加快了进度。插秧面积12.21万亩,小麦收割面积2.93万亩,油菜收割面积6.3万亩,完成4.3亩葡萄苗管理……在今年的“无会月”里,丹棱县紧抓农时,圆满完成农业抢种、抢收“双抢”任务。5月“双抢...
丹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丹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