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葡萄引得游客纷纷围观。
拍摄丹棱葡萄与亲朋好友分享。
“这个红提糖分足,口感好;这串巨玫瑰更不错,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玫瑰香味实打实,让人吃得停不下嘴。”7月29日,在丹棱县首届葡萄采摘节暨乡村旅游文化节的地方特产展区,特地从成都赶来品尝丹棱葡萄的陈女士感叹道。
作为川内最主要的葡萄供应基地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丹棱县开始种植葡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今年,该县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全县产量4.2万吨,产值达4亿元。来到丹棱,游客可在葡萄园中体验采摘、旅游观光,葡萄园周边的餐饮、休闲场所可让游客吃农家菜、钓生态鱼。葡萄产业既为果农带来了丰厚利润,又带动餐饮、休闲等产业火了起来,葡萄产业形成“一三产”互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华丽转身。
向品质看齐 订单源源不断
在丹棱县首届葡萄采摘节暨乡村旅游文化节上,该县仁美镇中心村果农谢林获得了“葡萄果王”的称号。
谢林原本从事水果贩卖工作,眼光独到的他看准了葡萄产业的商机,3年前,他毅然在中心村流转了土地,种起了葡萄。起步以来,谢林在该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并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今年,他迎来了大丰收。
今年6月,谢林的夏黑葡萄提前一个月上市,每日销量维持在1500公斤以上,日均销售额达15000元左右。订货电话不断打来,采摘葡萄的游客走了一批又来一批,谢林浑身满是干劲,计划将自己的葡萄园进行标准化建设。
大量的订单和游客为何会主动“送”上门?这一切源于谢林葡萄的好品质。谢林采用遮雨栽培、V形栅架、地下反光膜、使用蚯蚓肥等科学种植手段,确保葡萄品质,并不断引进新品种,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味蕾”,获市场认可。
观光体验采摘 带火第三产业
“今天不是葡萄节嘛,村里来了好多游客,我家葡萄卖了3000多元呢!”杨场镇狮子村果农罗坤山告诉记者,趁着葡萄采摘节的东风,虽然自家的巨玫瑰还要等几天才成熟,但仍有10多位游客向他预定了采摘计划。
源源不断前来的观光采摘客给了丹棱果农启示,他们开阔思维,发展起了餐饮、休闲等产业。在该县狮子村、群力村、光明村等葡萄种植专业村,极具当地特色的农家乐开办了起来。
在葡萄园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品尝多汁味甜的葡萄后,沿着美丽的乡间道路,观赏多彩多姿的葡萄园……游客们信步走来,农家乐主人亲切的问候已到耳边。一碗碗生态鲜香的农家菜端上桌,一杯杯淡淡悠悠的农家茶沁人心脾,游客们久居城市的疲累一下子被冲得烟消云散。“葡萄采摘节开始后,订餐的客人特别多,如果不提前两天,真的很难订到位置。”该县“九大碗”农家乐负责人笑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罗米璐记者彭林)8月5日,丹棱县委副书记、县长朱莉主持召开2016年全县工业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业工作,分析解决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县委常委、副县...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