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彭朝继。
简陋的研发场地。
彭朝继介绍智能升降火锅餐桌。
“煮好菜后按下按钮,将智能分离菜品和汤汁,同时自动关闭燃气或电源;需要继续煮菜时,又可实现双锅合并,同时接通燃气或电源自动加热,可避免加菜溅汤伤人和久煮让菜的营养流失……”近日,彭朝继向慕名前来参观的火锅店业主介绍道。
今年50岁的彭朝继是丹棱县丹棱镇白塔社区的一名农民,初中肄业的他用了4年时间,花费200多万元,发明了智能升降火锅餐桌,并取得了专利授权和中国绿色环保节能产品认证,让吃火锅更环保、更营养。
虽然彭朝继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秉承“工匠精神”,执着行走在发明创造的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他已获得2项专利,5项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智能升降火锅餐桌也初步获得市场认可。
缘起——
滚烫火锅汤汁溅到身上起灵感
为何要发明菜汤分离的智能升降火锅餐桌?
“2012年底,我自己开餐馆,邀请朋友吃火锅,服务员加菜时不慎将滚烫的火锅汤汁溅到了大家的身上,气氛非常尴尬。”回忆起研发缘由,彭朝继仍然一脸遗憾。
“好心办坏事”后,彭朝继开始琢磨,他发现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锅上,可是要具备什么功能的锅才能克服这些问题呢?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开始了深入研究,并买了很多机械类书籍学习。
对此,彭朝继的妻子杨美莲非常疑惑:“他把餐馆关了,天天不务正业,成天窝在家里看书或者是摆弄一堆零件,我就数落他是要去考大学还是要造核武器。”
彭朝继并没有告诉妻子实情,他怕被定义为“玩物尚志”而让梦想落空。经过数月的默默推敲打磨,研究发明汤汁分离的火锅餐桌的想法终于初具雏形。
壁垒——
技术空白和资金缺乏成为“拦路虎”
明确了要做什么,在怎么做的路上却荆棘满途。对彭朝继来说,专业理论知识一片空白,“感觉农民要想搞发明,就像是天方夜谭。”
但彭朝继并没有放弃,买了数百本书来钻研,边“充电”边研发,他家的小阁楼除了书全是零件。妻子一度对他极其失望:“一大家人要吃饭,不出去挣钱都很难理解了,还开始往里砸钱,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事情。”
为了不听妻子唠叨,彭朝继在县城里租了间房子,告诉家人他出去打工了,却一个人躲在外面继续坚持他的研发。他说:“那时候我白天看书研究,每天凌晨4—5点外界最安静,头脑最清醒,最适合思考问题,我的很多技术瓶颈都是凌晨突破的。”
钱越砸越多,妻子发现家里卡上的钱不见了,打工的丈夫不仅没挣钱反而花了20万元。纸包不住火,2014年年初,彭朝继将实情如数告诉了妻子。
“起初我觉得不可思议,但他的执着感动了我,在了解他的想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功之后,我一晚没睡着,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我决定支持他。”妻子杨美莲开始变卖家产替丈夫的梦想“找钱”。
夫妻俩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把多年前投资的冻库卖了,然而卖得的钱对于极为“烧钱”的研发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买一台数控剪板机就是18万元。”彭朝继说,为了不中断研发,2015年,他们把住房低价出售了,卖房所得的30余万元全部投入到了研发中。
梦想成真——
智能升降火锅餐桌获专利授权
4年时间,彭朝继花光了自己做生意20多年的积蓄和所有能变卖的家产,共计200多万元,终于成功研发了智能升降火锅餐桌——餐桌上有两口锅,一口汤锅,汤锅内还有一口带有网孔的菜锅,菜放在菜锅里,需要煮菜时按下按钮双锅合并,菜煮好后再按下按钮,双锅分离,同时自动关闭燃气或电源。
2015年,产品问世后,又历经1年提升产品性能,测试节能数据、安全数据和使用寿命。2016年获得专利授权。
经中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测试,一台智能升降火锅餐桌一年可节约气213.84立方米(节约电1350度),降低能耗50%以上;一桌一年可减少废气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1283.04立方米;每桌一年节约用水2.555吨;减少热量排放181.764万大卡。因此,智能升降火锅餐桌被中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认证为中国绿色环保节能产品。
获得专利授权后,有公司愿意出资600万元资金入股,占公司51%的股份,但必须按照该公司的意愿和规划进行发展。“这项专利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对他的定位是环保、节能、安全的产品。”彭朝继因与该公司对专利产品的发展定位不一致而放弃了合作机会。
2016年6月,彭朝继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打算自己推广产品、拓展市场。现在,他瞄准成都、重庆两个火锅发源地做推广,产品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
“我的发明虽然算不上非常高级,但实用性很强,我想让所有火锅店都用上环保、节能、安全的智能火锅餐桌。”彭朝继面带微笑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茂春)昨(30)日,丹棱县召开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学习贯彻全省、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对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县委常委、组织部...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