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优质晚熟杂交桔橙“不知火”。
连续五年在成都北京上海举办丹棱桔橙“不知火”品牌推介会。
致富村民给政府送匾。
□杨勇 余友 杨瑶 文/图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道乡村靓丽的风景不久前被丹棱展现:在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验收中,“丹棱桔橙”以95分的高分通过验收,达到了农业部创建要求,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20个创建成功的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之一。
丹棱作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桔橙“不知火”生产基地之一,在发展“不知火”的同时,还积极发展其它优良品种,形成以“不知火”为主,清见、春见、爱媛、大雅柑等为辅的优质晚熟桔橙发展格局。丹棱县现在晚熟杂柑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量达22万吨以上,年产值20多亿元。
现在,“丹棱桔橙”作为四川省一张优质农产品名片,作为东坡味道的代表之一,正叫响全国,并进入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单,目前品牌强度871,价值40.61亿元。
创新思路“丹棱桔橙”独树一帜
地处北纬30度、面积只有450平方公里的丹棱县,作为大雅文化的发祥地,还荣膺各种荣誉: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中国桔橙之乡、中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省级生态县等。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068元,总量位列四川省176个考核区县第24位。
由于丹棱地形各异,以浅丘、山地为主,无江河流经,水资源贫乏,种植粮食没有比较优势。近年来,丹棱县委、县政府坚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定位不动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按照区域化布局的理念,集中打造、连片开发、整县推进,形成了16万亩优质晚熟杂柑、3万亩葡萄、3万亩茶叶、4万亩桃李产业园,特色效益农业种植面积占农田面积的90%,全县65%的村建成 “一村一品”专业村。
在桔橙发展上,丹棱县针对“传统脐橙同质化严重、价格低、竞争力差、全国产能严重过剩”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不与两湖抢早、不与赣南争中”的思路,大胆调整桔橙品种,引导发展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桔橙。2017年,丹棱“不知火”面积12万亩,产值达16.72亿元。
为提高晚熟桔橙的品质,丹棱县力推标准化种植,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率先制定了全国首套《绿色食品 丹棱不知火桔橙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标准和 《绿色食品 丹棱不知火桔橙》产品标准,建立绿色防控系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域推广以种定养、种养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这一系列举措让“丹棱桔橙”的品质与众不同,不仅油胞细腻,果子外观光洁漂亮,而且口感更好,脆嫩化渣,虽与眉山市东坡区、成都市蒲江县同处在四川晚熟桔橙产业带上,但不知火的收购价要比这两个区县每斤高出五角到一元。“丹棱桔橙”已拥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标志认证14个。
高度重视 推介会唱响品牌
今年6月6日,丹棱县双桥镇杂柑协会、淑乡果业专业合作社几十名果农代表,自发出资制作了一块木匾,上书“丹棱桔橙火天下,致富不忘谢党恩”,敲锣打鼓送到丹棱县政府,果农对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助以示感谢。
为做强“丹棱桔橙”,丹棱县积极探索“大园区小业主”模式,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品牌化、信息化“五化”并进,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通过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丹棱县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通过出台全省首个《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投入4000多万元引导发展桔橙专合组织35个、家庭农场56家、农业企业32家、专业大户有2846户。
建立 “不知火”种植人才库,丹棱县分期分批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该县2300余名果农获得“不知火”种植绿色证书,发展职业果农8万余人,占农村人口的73%。依托“不知火”种植集中区,采取“农户自种、工商资本下乡、能人回乡创业”相结合的办法,发展标准化母本园1000亩、核心产业区4万亩,带动形成了面积超10万亩、产值超10亿元“大园区+小业主”模式的“双十园区”,获得了“全国最大优质‘不知火\’生产基地县”称号。
为唱响“丹棱桔橙”品牌,丹棱县携手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举办了“中国桔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全国柑橘领域顶尖专家、知名学者和柑橘主产区代表来丹棱参观交流。连续5年赴成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丹棱“不知火”品牌推介会,连续5届举办“不知火”桔橙节,邀请百果园等大型商超及国内大型水果经销商来丹棱考察签约,建立与中高端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现在果子还在树上就已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订购一空。
在丹棱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丹棱桔橙”火遍全国,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区,还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售价也由2011年的2元/公斤增长到10—18元/公斤,单个售价最高达65元,该县农民水果产业人均增收达9000元。
丹棱县委、县政府有效的“丹棱桔橙”推广行动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民心,果农自发欢欢喜喜送上木匾以表心意。
齐头并进“丹棱桔橙”要做大
说起“丹棱桔橙”的“不知火”,该县板桥村1组的赵泽如是一个传奇,他家门口的4亩“不知火”每年产果近4万斤,去年地里收购价是六块八一斤,收购价是别人的一倍半,他四亩地卖了20多万元。有个中国台湾来的教授,说参观过世界很多柑橘产地,从来没见过产量这样高品质这样好的“不知火”。有人把他的“不知火”拿来做试验,都是放在冰箱里,别的地方产的“不知火”放一个月就坏了,他的果子放三个月以上都没有问题。
11月8日,初冬的太阳温暖照人。走进赵泽如家,他家的“不知火”刚套完袋,拆开几个一看,单果重已在半斤以上,果面光洁发亮喜人,对怎样种出这样好的“不知火”,他一点都不保守:“我这4亩‘不知火\’,去年投入7万多元施了70吨有机肥进行改土。并且我是适量挂果,只挂70%左右。还有修剪也非常重要。”
现在赵泽如已走上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路子,他流转土地又发展了一个50亩的“不知火”种植园,并同中国农科院合作,给这50亩园子都安了先进的现代滴灌设施。
在杨场镇石马村丹棱县“不知火”产地集配中心,丹棱县生态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波这几天正忙得团团转,“今天刚发了3000件爱媛。我们的冻库存只能储2000吨,跟不上产能需要,现在正在扩建,准备在‘不知火\’上市前完成,准备增加入冻600—700吨。”
为把做强后的“丹棱桔橙”做大,今年3月9日,丹棱县还成立了全省首家国有独资公司—四川省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来助推发展,以打破发展中的瓶颈。
“‘丹棱桔橙\’要保持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核心问题是品质稳定。我们从前端标准化种植到水果初加工处理,对接全国各地市场、渠道商、微店商、店商等,以确保货畅其流,同时卖出更好的价格。在标准化种植上,我们将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等模式,整合规模和项目,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在初加工车间,我们将引进全球最先进的分级分选线,做到水果采后处理的标准化,同时建设先进的冷链设施,确保水果到消费者手中的品质。同时通过国有公司平台,进一步做好\‘丹棱桔橙’的品牌推广。”对“丹棱桔橙”的未来,该公司董事长敖翔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娜娜)11月10日,丹棱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成立大会举行,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杨华参加会议。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了国家、省市重要统战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丹棱县...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