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后的陶瓷企业生产车间干净整洁。
美丽乡村。(资料图片)
▲丹棱优良的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彭林 文/图
金秋时节,行走在丹棱县城的大街小巷,或是乡间山野,不难发现,丹棱的城市绿化更多了,城市环境更美了,乡村河道沟渠的水更清了,人居环境越来越优美。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梦想。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来,丹棱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始终以建设大雅家园·美丽丹棱为统领,以绿化、净化、美化为追求,探索并全域推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二一一”模式,实施“三生四引五水”工程,积极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强力实施环保治理工程……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的人居环境,让丹棱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镜头聚焦】
环境提升游人多 鼓了腰包富了民
“慕名而来,丹棱果然是好山好水好生活!”10月6日,来自成都的游客文东明和朋友自驾来到丹棱游玩,一路走走停停,欢笑相随。“从成都出发经过蒲江到丹棱,就一个多小时,远离了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感受到了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宁静,满目青山碧绿,一时间恍若来到了世外桃源。”
“登老峨山、游幸福古村、看梅湾湖,每一处的风景都不相同。”同行的刘佳意犹未尽地说,一处一景,沿途也是步步皆景,美不胜收。“到丹棱游玩真是不虚此行,成都周边也有风景漂亮的小城小镇,但丹棱有着不一样的独特景致。”她表示,因为时间有限,到丹棱还没有玩够,下次放假再来好好游玩几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丹棱县的一大发展优势,该县紧紧围绕良好的自然生态下足功夫、做足文章,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国家乡村公园建设为统揽,推进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形成了“一心、三极、全域;一廊、一环、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今年仅国庆期间,丹棱县就累计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168.4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7.47%和34.26%。
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丹棱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该县双桥镇梅湾村村民刘强就是其中的获益者。“来丹棱耍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农家乐生意自然越来越好。”刘强乐呵呵地说,每逢节假日农家乐的生意就变得火爆,忙几天就能挣两三千元,比外出打工划算,“在家种好果树卖水果,加上餐饮生意,每年收入还是挺可观的。”
【数说民生】
实施生态环境工程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今年来,丹棱县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进一步加强水、土壤、空气环境整治,做好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耕地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效果。
今年,该县管护国有林目标任务0.4883万亩,目前已完成0.4883万亩,完成率100%;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任务4.16万亩,目前已完成4.16万亩,完成率100%;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目标任务264个,目前已完成298个,完成率112.8%;宜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目标任务103个,目前已完成103个,完成率100%……
持续推进“绿海明珠”建设,深入实施“绿带、绿肺、拥翠、绿色家园”四大工程,完成营造林5500亩,完成率110%;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7%,绿化覆盖率超过60.51%。同时,丹心湖公园目前正在进行绿化草坪及道路铺装和管理房建设。
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今年该县对全县21家陶瓷建材企业、43条生产线实施了“煤改气”工作,目前11家工业企业已完成“煤改气”,改造生产线16条,丹夹路沿线14家陶瓷企业正在进行“煤改气”工作,并同步安装大气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确保达标排放。今年年底前,全县陶瓷建材企业将实现“煤改气”,2019年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实现“煤改气”。
【群众声音】
丹棱很美丽 生活很“巴适”
家住丹棱县城的市民李霞说:“大雅堂公园内步道纵横、碧草如茵、绿树成荫,成为市民休闲的首选地……如今的丹棱,天蓝地绿、林水相依、水清城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山间道路纵横,满山树木苍翠;乡村旅游欣欣向荣,游客日益增多,农民增收致富。”该县张场镇万年村村民骆朝相说,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丹棱老百姓享受着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后的发展红利。
来自德阳的游客蒋欣说:“丹棱真的很漂亮、很美丽、很精致,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令人难忘的乡村风景、有口味丰富的小吃美食,这里的生活让人轻松、使人向往,生活在这里很‘巴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林)为促进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产业效能,日前,丹棱县机械产业园区、县经信局邀请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星,对园区内30余家机械类生产企业进行了“企业生产现场精益化管...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