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在武侠的世界里是隐士侠客的修行栖身之所,是刀光剑影的争斗之地,但是单凭“峨眉”之名(犹如两道弯弯的娥眉,故此得名),又强烈感受到它温婉、秀丽之色,否则那“峨眉天下秀”的美誉又从何得来。7月,我走进了它的腹地……
峨眉山脚的住宿即使在旺季也并不紧张,而且装饰风格颇为相似,均为四层小楼,铮亮的落地窗挂着雪白的窗帘,也有几家风格迥异的,小雏菊装饰的窗台,门廊边落寞的秋千,用粗木支起的公告板,上面用中英文告知游客当日的天气,有几分异国乡村格调。
登金顶入仙镜
早晨六点,坐上由当地旅游部门统一派发的班车(为了保证安全,别的车辆是不允许上山的),不知绕过了多少个弯,在雷洞坪下了车后,一家大小便拄着店家免费提供的竹竿儿往“金顶”进军。一层一层的石阶延绵至云雾缭绕、丛林叠嶂的密林深处,山间沟壑处一股股云雾在强大气流作用下不断升腾,像烧开水的水壶盖子被揭开,雾气往上冲窜喷涌,而下面近山的轮廓只是依稀可见,除此之外就是苍茫茫一片耀眼的白,确有“浮云脚下踩,松涛景色殊”的诗境……一路上都有给女儿赞扬和鼓劲的人们,在他们看来7岁的小姑娘能自己爬上这么高的山是件不容易的事,甚至有在路旁喘着粗气休息的男人也都情不自禁地说“看这个小孩儿,操着手若无其事地就上来了!”其实对于出生在攀枝花这座山城的孩子来说,爬山原本就不是件困难的事。
2个多小时后,眼前突然开阔起来,遥遥数百步宽阔的石阶之上就是璀璨夺目的巨型十面普贤佛像。峨眉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为是普贤菩萨的主道场,所以在峨眉山的大小寺庙内无一例外地供奉着这位菩萨。眼前这尊雕像最为壮观,高48米,全身用铜铸镏金制造,泛着耀眼的金光。此时的佛像高高在上,与天同齐似的,人在它的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即刻心生庄严肃穆感,当一步步走向佛像时,佛像身后的一方天空让人为之一震:与山下云朵的悠然、恬静全然不同,这时的云雾光洁厚润、瞬息万变,像一匹匹不羁的野马在天空来回奔跑冲撞,前一秒,天空还是一半晴空一半云雾,后一秒一团一团云雾就即将占领最后一方晴空。此时,与登上金顶最后的平台还有几步之遥,于是向上奋力大跨步奔跑起来,但是那些撒了野的云雾哪里会等,就像一扇若大的门于瞬息之间在眼前轰然关闭……
金顶是峨眉山风光的象征。金顶之上,亭台楼阁,云雾缭绕,不知是否因前夜峨眉山大雨的缘故,雾气格外浓厚,平台上的三大建筑(普贤佛像、金殿、银殿)浸在这让人捉摸不定的云雾中像海市蜃楼般时隐时现。站在金殿最高的平台上,更是如同飘浮在云端的蓬莱仙境,四周被翻涌的云雾弥漫,把山下的万丈深渊掩示得如同云朵架起的温床,恐惧戒备荡然无存,却有置身其中的一念闪过。栏杆内写着的几个汉字:佛曰“不可”,“不可”二字格外醒目,难道这里便是传说中的“舍身涯”?缘由不得而知。
踏幽谷观弥猴
金顶归来一天已过,用一天的劳顿去亲近旖旎的自然风光对于大人们来说是超值的,但对于刚满7岁的女儿来说却是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所以我们准备第二天再上峨眉山,去看看孩子期待已久的猕猴。
早有耳闻,在峨眉山人类是弱势群体,猴子们常常会对游客进行抢劫甚至人身攻击。于是那根前一天用做登山的竹竿儿自然成为“驱猴棍”。
峨眉山的生态猴区位于一条峡谷深处,一条水量充盈的小溪在峡谷中潺潺流淌,两岸林荫蔽日,丝毫感受不到夏日的酷暑。沿途的清音阁是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句而来。清音阁两旁各有一桥,在桥上落坐,只听见桥下是奔流的溪水发出的哗哗声响,心即如流水般明静畅快,所以“双桥清音”也就成为峨眉山的特色景观之一。在峡谷之间,游客可以从葱茏的山间小道穿行,也可从山泉流淌着的两畔涉水而上,我们在青山碧水间走走停停,流连逗留,甚至脱去鞋袜,一边享受清洌的泉水淌过脚背冰爽的感觉,一边吃着路边贩卖的泉水浸透的野生李子。小孩总是坐不住的,到处踏水、摸石头,老公虽反复叮咛仍防不胜防,在一个看似很安全的地方,一个屁股墩就把女儿的裤子浸透。于是,一条围巾成为她的遮羞布像傣裙一样系在腰间,然后继续出发。
一块醒示牌的出现,正式通知我们已到达峨眉山的生态猴区。牌子上严肃地告知游客所购买的门票并没有包含本区域的保险,所以必须遵守N条规定。一段狭窄的山道两旁三三两两的猴子老练地盘踞在那里,就像望着餐馆里的“回转寿司”似地注视着缩头缩脑、诚惶诚恐从他们面前流水般经过的游客。一名还算高大的青年手里握着半瓶饮料,一只猴子勾手便要夺,青年本能地把手一缩,猴子有些愠怒地再次发起进攻,旁边的工作人员大声叫道:“给它!给它!”男子慌忙把饮料扔出去。另一名女孩,被一只猴子霸道地骑到了头上,女孩表情很惊恐,却敢怒不敢言,原地一动不动像被石化,猴子无趣地窜开了。如果尖叫吓到猴子,它也一声尖叫后果会很严重,会招至它的七大姑八大姨对其进行“群殴”也不一定。所幸的是我们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在猴子的检阅中顺利通关。唉!真不知道是我们在看猴子,还是猴子在看我们。
女儿的神情很失落,本以为可以和猴子来个亲密接触,却没想到换作了望而却步,但是回去的路途还将经过那条流淌着山泉水的幽径,她马上振作起来,兴致勃勃地上路了。所以“风景一直都在路上!”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早有唐代诗人李白对峨眉山的赞美诗句。虽没有踏遍峨眉山所有的风光景致,没有听完峨眉山所有的前世今生,但光凭它如隐仕侠客般的高深莫测、风云变幻和小家碧玉般婉约可人、小桥流水就足以将我彻底征服。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吴晶)根据教育部23日的通报,近期发生的几起考生高考志愿被非法篡改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已陆续被公安机关抓获。被非法篡改的考生志愿在案情查清后已经恢复。据了解,四川三河...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