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满意四川”旅游服务品牌——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今年初,四川省启动了依法治旅,从规范市场、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智慧旅游四方面入手,重点开展旅游行业服务监管,在全国打响了“满意四川”旅游服务品牌。7月起,四川省旅游局聘任的33名全国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正式持证上岗,开始为旅游服务“挑刺”。同时,四川省旅游局公开征集省内旅游线路体验者,将用游客的视觉为四川旅游查漏补缺,为打造“满意四川”旅游服务品牌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冯超颖
33名全国旅游监督员持证“挑刺”
旅游服务质量如何,亲身体验的游客最有发言权,他们既是旅游消费者,也是旅游服务质量的最好监督员。今年2月25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服务质量“万名社会监督员”工作方案》和《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职责和工作办法(试行)》,将从各级人大、政协、相关部门和企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人士中选聘约1万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
7月9日,由四川省旅游局聘任的33名全国旅游监督员拿到了证件和聘书,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监督员正式“上岗”,将针对全国旅游服务情况进行为期两年的持证“挑刺”工作。据了解,社会监督员主要负责监督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旅游经营行为和旅游服务质量,具体包括是否存在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问题;旅游资源利用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是否存在非法招揽旅游者、倒卖门票,以及欺诈、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消费等行为。每位监督员可以通过“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系统,及时提交意见、建议,查看回复等。同时为确认身份,每位监督员的证件上还有唯一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该监督员的信息,以验证身份。
上岗当日的座谈会上,各位监督员就从自己的行业及自身对旅游的感受出发,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如来自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的杨永清提出了规范社会导游劳务关系的问题,避免导游出现同工不同酬、无劳务合同的问题;来自省卫计委的范明清提到,目前景区及周围的卫生医疗条件基础薄弱,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游客的不时之需;来自省文化厅的王筱栩提出,随着自驾游客逐年增加,能否为自驾游客提供大数据支持,让他们能得到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便于出行。据了解,这些监督员持证上岗后,将更加深入有效地对四川乃至全国的旅游质量进行监督,促进旅游发展。
“你旅游,我买单!”省旅游局征集旅游体验者
有了“权威”的监督员,为准确把握四川旅游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品质,推进四川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7月13日,省旅游局向社会发布了2015年四川旅游体验活动方案,向社会征集热爱旅游,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景点有较多了解、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的体验者,通过参与四川8条线路的团队旅行,为四川旅游查漏补缺。
本次体验的线路,主要有成都-乐山大佛-峨眉山-成都3日游,成都-九寨沟-黄龙景区-成都4日游,成都-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成都4日游,成都-四姑娘山-康定情歌-海螺沟-成都5日游,成都-西昌-攀枝花-成都5日游,成都-遂宁-阆中-南充-成都4日游,成都-光雾山-广元-成都4日游,成都-汶川-理县-成都3日游。体验者可申请体验这些线路中的1条,于8月10日前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报名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参与体验。体验内容包括旅行社管理与服务、导游员/讲解员讲解与服务、旅游线路设施建设、旅游车船服务、旅游饭店管理与服务、旅游服务与景区管理、农家乐/乡村酒店管理与服务、旅游购物点管理与服务、旅游宣传促销及信息咨询服务等。体验者可综合对比曾经游览过的省内、省外旅游景区,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体验结束后7日内,用签名纸质和电子文档向省旅游局旅游体验办公室报送体验报告。
据了解,本次体验将由省旅游局“买单”。体验者完成体验报告后,省旅游局将按旅行社实收团费、自费项目(合同未含的部分景区门票、索道、观光巴士、演出等)费用的80%报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丽)经过8000公里的长途跋涉,瑞士当地时间7月31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下午4点),峨眉山石落户瑞士素有“山峦皇后”之称的瑞吉山顶。瑞吉当地政府与民众高度关注山石落户,在迎接山石落户仪式...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