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21个文化院坝,弥补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
□本报记者 李思忆
“你来得正是时候,最近我们各个院坝上的坝坝舞跳得正热闹。”记者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复兴乡采访时,复兴乡政府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彭娟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前两个月,市文化馆搞了一次免费的广场舞培训,我们乡选了10多个坝坝舞领队去参加,一回来就掀起了一阵坝坝舞风潮。”
复兴乡的文化站在眉山小有名气。这个筹建于2009年的文化站,政府投入20万元,然后全乡群众捐款、捐树、捐砂石,投工、投劳“众筹”建成。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5年来,不少日常管理运行事宜也都由村民志愿协理。
在文化站的院坝里,记者见到了正带领群英村舞蹈队跳舞的村民赵玉彬。她告诉记者,几年前,很多村民就喜欢上了广场舞。乡政府刚好有一笔20万元的文化资金可用于为村民兴建文化站,“20万元建的文化站功能有限,没法满足村民需求,所以才想到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政府一起来建一个文化站。”
据当年负责发动村民募捐的复兴乡山祠村村干部王长安回忆,倡议发出后,“没几天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参加了募捐,有的人捐钱,有的人捐砂石,有的人捐树木。为了纪念乡亲们对文化站的支持,我们特意立了两块碑,把大家所捐钱物数目刻在上面。”两块立于藏书楼两侧的石碑上清晰地刻着:复兴乡兴鑫菌业有限公司顾问宋元德2万元、复兴社区王强200元、郭卫学20元……碑上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共2000元”的字样。彭娟告诉记者,“短短10来天,乡里就募集到村民捐款40万元,热心企业捐款50多万元。”
6年过去了,复兴乡的经验推广开来,老百姓“众筹”建起的文化站、文化院坝已成为眉山的一种新时尚。据不完全统计,眉山市至今已众筹资金和物资近2000万元,建成文化院坝21个,弥补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不足,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新闻推荐
11月12日,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化消费月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通过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中国(四川)剧本创作交易会、创意消费嘉年华、西部成都动漫游戏文化节、川味美食文化消费节、四川游乐狂欢节等10...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