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种业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根本。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积极完善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长吻鮠等名优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和技术体系,不断提高水产种苗质量,丰富水产苗种数量,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在稳固东坡区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全省渔业生产重点县和全省水产产业化示范县地位的同时,推动渔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建设基地 夯实名优水产种业基础
该区根据苗种生产实际,以良种场为依托,已建立白马、象耳黄颡鱼种业集聚区,万胜悦兴长吻鮠种业集聚区,修文、松江斑点叉尾鮰种业集聚区,多悦、尚义大口黑鲈种业集聚区,为渔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东坡区水产苗种生产的主体是养鱼农户,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装备相对落后。近三年来,该区整合项目资金535万元,标准化改造池塘128口,改善产孵车间3个,分别购置产孵设备26台(套),并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水质进行动态监测和自动控制,初步实现先进、集约、美观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名优水产苗种的综合生产能力。2014年开展了黄颡鱼、斑点叉尾鮰、长吻鮠、大口黑鲈、鲶鱼、美国青蛙、丁鱥、岩原鲤、花鱼骨等20多个名优水产品苗种生产,繁殖各类名优水产鱼苗58亿尾,培育规格鱼种7280吨,名优水产苗种生产数量居全省及西部地区第一,特别是黄颡鱼、斑点叉尾鮰鱼苗生产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
规范生产 促进名优水产生产标准化
据悉,该区利用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等方式,指导渔民进行标准化生产,2015年已培训渔民达2000多人次。并充分利用技术培训、水产专业合作社会议、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机会,印发《水产健康养殖知识》2000余份,《水产投入品使用记录》《生产记录》《销售记录》等2000多册,大大提升了渔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同时切实加强水产原种良种亲本的引进,重视亲本的选育和培育,规范水产苗种生产技术。2014年已先后引进、试验20多个水产新品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做出了新贡献。针对区内主导水产品黄颡鱼优良性状出现严重退化的现象,东坡区积极争取科研立项,加大与四川大学、四川农大等科研院校的联系和配合,研发出了性状优良且稳定、养殖效益更高、对生态不产生威胁的替代品种杂交黄颡鱼1号(正在开展品种审定工作);大力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特别是80:20健康养殖技术及底排污、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等水质调控技术。高度重视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组织渔业大户进行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认证。2015年新认定省级(含)以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2个,累计达到1460亩,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3.15%。
强化监管 确保名优水产种业健康发展
东坡区于2007年启动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现已累计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423本,涉及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鲶鱼、青蛙、丁鱼岁、瓦氏黄颡、长吻鮠、胭脂鱼、泥鳅等名优水产品的种苗。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的推行,从源头上有效保证了水产苗种质量安全,在苗种生产季节,东坡区渔业执法人员深入苗种生产现场,指导生产者规范使用渔药,杜绝使用禁用渔药(如孔雀石绿),推荐使用食盐、灭虫精二号、福尔马林等无公害渔药,并不定期抽查鱼苗孵化、暂养、培育过程的渔药使用情况和“三项”记录情况,从源头提高了水产苗种的质量。同时,还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近3年来,已累计抽检水产样品180多个,合格率达98%以上。同时,该区还加快培育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水产良种生产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企业,目前已建立黄颡鱼、斑点叉尾鮰、长吻鮠、大口黑鲈等良种生产基地5个,培育创建津川江渔业公司多悦渔场、眉山市东坡区彭氏特种水产种苗场、眉山市东坡区雄霸鱼苗繁殖场等“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苗企业12家,成为东坡区名优水产苗种生产的主力军,有力助推全区名优水产种业的快速发展。
(罗璐 本报记者 苏文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正式发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申报的眉山市三苏柑桔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三蘇湖”柑桔入选其中。这是该区特色农产品首次...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