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努力打造成都北部新城旅游坐标
□超敢言图片由德阳市旅游局提供
德阳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德阳山川秀美,文化底蕴厚重,是古蜀文明之源、三国文化遗踪。
回顾“十二五”,德阳旅游不负众望,硕果累累。2010—2015年,全市旅游收入累计482.43亿元,接待国内游客7461.12万人次,与“十一五”相比,分别增加138.92%、98.72%。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乡村旅游突飞猛进、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旅游知名度明显提升,旅游业已经逐步成长为德阳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望“十三五”,这将是旅游业分享全面深化改革红利的5年,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群众休闲消费更加旺盛,旅游业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在德阳努力打造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同时,德阳旅游也正如新一轮初升的朝阳,将以全新的发展姿态,成为四川旅游的新生力军。
A
产业融合
做大旅游“蛋糕”驱动发展引擎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围绕转型升级调结构,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并把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作为“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德阳市委贯彻落实,大力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转调结构,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为德阳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促进文、体、旅、康融合发展,做大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市,是产业融合的一大要点。
在产业上,“十三五”初期,德阳将积极推进景区建设工作,继续推进钟鼎寺—红峡谷旅游区、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的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结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乡村旅游项目提档升级、***、旅游扶贫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中国香山·寿香谷国际芳香养生观光产业园、中国玫瑰谷乡村旅游提升项目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促进德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做大“蛋糕”,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开发、高水平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无疑是引进大项目的良好基石,同时,再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更大的旅游投资商来德阳投资建设旅游产业。
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和完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产业综合功能,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构建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大旅游产业体系,也是做大产业“蛋糕”的重要途径。具体要怎么做?按照计划,德阳将依托旅游中心城市和核心旅游区,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的空间布局,形成以集散中心城市为重点,各个区域广泛分布的结构。适应大众旅游的发展,建设中低档及经济型酒店,满足乡村旅游需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群落。提高现有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创新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和业态,发挥大型旅行社在品牌、网络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增强旅行社的竞争能力。深度开发德阳地方饮食文化,着力打造系列餐饮节庆活动,大力培育德阳餐饮品牌,建设多元化、满足多层次的绿色餐饮体系,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菜品,形成强大的餐饮旅游吸引力。在旅游商品方面,开发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名优土特产品,形成三星堆、三国、绵竹年画等旅游商品系列,增加旅游商品销售在旅游收入中的份额,做大做强“后备箱经济”。
预计到2020年底,德阳将新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13家,总数达到22家,其中包括5A级2家、4A级8家。新增具有德阳餐饮特色的四星级以上农家乐(含乡村酒店)50家,总数维持在150家左右。新评定旅游星级5家,绿色旅游饭店3家,主题旅游饭店5家。增加旅游就业岗位3000个,市内旅游行业直接就业人员达到2.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到8万人以上。5年内累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5万人次。
B
优化格局
构建“一城两带五区”新体验
在全新的产业融合发展下,面对全新的5年发展阶段,德阳为其旅游产业构建了“一心多极”的发展格局。拓展德阳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建设,提升德阳城市旅游服务质量,增强城市的集散和服务能力,打造城市旅游的核心板块。并大力发展旅游城镇和旅游村落,使德阳成为成德绵走廊、九寨环线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和集散中心,形成中心旅游城市——次中心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的旅游发展支撑体系,将德阳市打造成知名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城市。
2015年7月,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在中江县圆满召开。为期15天的旅游节全方位展示“芍药花乡,养生中江”的独特魅力,主打“养生牌”的悠、游、乐、购不仅全新定位乡村旅游,也展示了德阳乡村旅游全新的一面。从此,德阳的乡村旅游除了绵竹、罗江等,也在人们心中烙下了中江的名字。2016年,德阳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进入决胜期,作为***强有力的手段,乡村旅游在德阳将继续发挥带动各地脱贫致富的作用,也是德阳统筹城乡工作上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期间,德阳将继续提升和优化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和质量,实行城旅一体的发展战略,推动由旅游服务支撑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变。并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发挥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城乡旅游协调互动,推进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德阳优化旅游产业总体布局进入了快车道:抓住成德同城化战略实施的大好机遇,积极融入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构建“一城两带五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已经拉开了序幕。其中,“一城”,是不断完善德阳城市中心区旅游功能,积极推进山水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建设,构建大德阳旅游目的地城市。“两带”,是加快环龙门山、环龙泉山沿山旅游带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推进红峡谷-钟鼎寺、九龙山-麓棠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开发建设蓥华山、云湖森林公园、龙泉山的松林、西眉湖等旅游度假区,打造山水休闲度假产品,开展低碳、健康的生态旅游。“五区”,是三星堆古蜀文化旅游区、三国文化—户外运动体验旅游区、生态度假旅游区、德孝文化旅游区、城市观光休闲旅游区。这样的产业布局,无疑是适应德阳全新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思路的,能不断完善旅游区功能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快旅游区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优化的新格局势必为德阳旅游发展持续注入强心剂,德阳旅游市场将呈现出新一轮的高潮。德阳市旅游局也已经为“十三五”定下了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22%,较“十二五”末增长1.7倍;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7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
C
区域合作
造成都北部新城 建世界旅游目的地副中心
27分钟能做什么?可能还不够奔波于上班的路途。但2014年底成德绵客专开通,德阳进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27分钟便可从成都来到德阳。高铁为德阳带来了大批的游客。在德阳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把德阳打造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努力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德阳作为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北部的重要城市,当利用交通优势进行区域合作,推进旅游发展。抓住成德同城化战略实施的大好机遇,积极融入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与成都全方位合作,把德阳打造成为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副中心,是“十三五”的重要目标。
2015年,德阳联合成都、乐山、眉山、绵阳4地,组成“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将开展线路整合、市场营销、形象宣传、产品展示、人才交流等旅游合作,推动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和营销等一系列合作,打开了区域合作的局面。2014年起,德阳与成都市连续两年共同举办“环龙门山自行车骑游比赛”,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两地通过打造环龙门山骑游活动线路,整合了环龙门山旅游资源,推进了两地旅游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也加速了两地旅游行业标准和旅游营销推广的一体化合作进程。
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合作,“十三五”期间,将全力打造以德阳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两大国际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以成德大道为旅游主通道,具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古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积极推进罗江县白马关景区和绵竹市双忠祠景区的建设工作,加大与成都武侯祠景区的合作,串联三国历史文化景区,共同打造四川省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此外,还要继续推进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成都金沙遗址“同体宣传、同票游览”合作,打造古蜀文化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交融,逐渐打破地域限制,整合两地各类节庆活动和宣传推广,进一步推动两地乡村旅游发展。此外,在德阳“‘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还将德阳加快融入川西北旅游环线纳入其中。
D
智慧创新
德阳旅游将迎来“二次革命”
都说智慧旅游被称为旅游业的“二次革命”,作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导向和举措,智慧旅游以其新鲜、锐意、奋进的社会形象,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将成为经济提效升级的新引擎。德阳也高度重视这个新引擎,在“十三五”期间,将依托大数据,以“互联网+旅游”为核心思路,开始德阳智慧旅游的探索和发展之路。
2015年国庆节期间,德阳市旅游局依托营运商的数据,第一次较为精确地掌握了大假期间德阳旅游的出城、入城人流量,以及各个景区、景点每日游客数量、客源地等数据。成渝两地依然是德阳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其他省市及海外游客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各种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而出,各种动向第一次被德阳市旅游局如此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不仅及时汇报了大假期间的情况,更是为德阳今后的旅游管理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虽然这只是德阳市旅游局轻轻撩起了智慧旅游的面纱一角,但智慧旅游的强大功能已经“霸气外露”。
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中,德阳提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致力于努力将德阳建设成全国优秀的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孝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山水宜居城市”的形象。在“十三五”期间,德阳市旅游局将紧密结合德阳正在实施的“智慧城市”工程,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重点构建全市智慧旅游平台,以游客、旅游企业、政府三方为主要服务对象,打造集旅游营销、服务、管理、交易、展示5大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平台。以科技强旅为先导,带动旅游信息化建设,在智慧创新旅游管理上寻求新突破,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熊明来自东坡故里眉山,喜欢描绘山清水秀的川西风光,通过画卷徐徐展开故乡风情。其水墨山水画气韵生动,观者很容易就能从那清新秀丽的田园风情、云遮雾绕的壮丽山川中,感受到强烈、浓郁的故土情思。对...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