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蛋鸡、育牡丹、种桢楠……
开局之年怎么干听听大伙儿新打算
编者按
节后,生活如期走上日常轨迹。想出去的,要留下的,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脱贫致富奔小康,现代农业话发展,党的惠农政策好,农村发展一天一个样。今年是“十三五”时期开局之年,国家有大计划,农民有小打算。这一年,你准备干什么?怎么干?今日起,本报推出《开局之年怎么干 听听大伙儿新打算》,敬请关注。
□特约通讯员 杨长喜
2月14日,正月初七。越野车在乐山市沙湾区美女峰下拐弯,从新修的大桥驶过大渡河,再沿着一条乡村水泥路南行上山,笔者便来到了乐山市沙湾区明仕蛋鸡专业合作社。
走进明仕现代化的养鸡场,但见三层隔栏里,20多万只蛋鸡正悠闲地吸水、啄食、产蛋,100多米长的传送带不停运转,鸡蛋、鸡粪各归其位,被源源不断地分别传送到包装间和制肥厂。
见到合作社负责人明保清时,他正与12个值班的员工忙碌在他的 “蛋鸡工厂”包装间里。放下手里抱着的两箱鸡蛋,明保清与笔者聊了起来,“上午是母鸡下蛋的高峰期,两个多小时像打仗一样,集蛋、装箱、堆码,一个钉子一个眼,环环紧扣,半点松不得劲,才能将10来吨鸡蛋装箱启运哩。”
保清大哥告诉笔者,再过2个多小时,14日生产的这10来吨鸡蛋,便将出现在成都的大超市柜台上。“人过年,鸡不能歇气过年呀!”正忙着装蛋进箱的鲁红大姐说,春节期间,正是鸡蛋消费高峰期,成都人还提起篮子等着哩!给亲朋好友拜年的事嘛,就交给老公和儿女们打理了,她们这帮姐妹伴着 “咯哒咯哒”的鸡鸣声过春节,“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啊!”鲁大姐悄悄告诉笔者,过年的7天,保清大哥还给每人发送了700元钱的大红包。
保清大哥蓝顶白墙的 “蛋鸡工厂”,从投料、饮水、集蛋到清理粪便,全程采用机械化设备。场内供热、保温、控温、冷热风循环,电脑指挥,现代化管理。在这种别墅式的环境里,蛋鸡不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温度可控,疫病可防,大大提高了产蛋率。
对于大多数养殖户来说,禽畜粪便处理是一件很棘手的难事,处理不好,既污染外部环境又污染自身鸡舍,很容易引发鸡病。保清大哥追求的目标是“养鸡下蛋,鸡粪养花”,让鸡粪成为“香饽饽”。
手指着一条正在运行的传送带,明保清说,20万只鸡每天产粪约10吨,都得力于这条传送带帮忙,直接输送到有机肥厂,经过发酵、晾晒、降水、装袋处理,供给自己的油用牡丹使用。剩余部分以每吨500元的价格,销售到成都新津、金堂等地的茶场、果场、苗木场。
“蛋鸡工厂”下面的一湾梯地里,便是一个面积达400多亩的油用牡丹园。一棵棵幼苗在春风里摇曳,枝桠间冒出星星点点褐色芽苞。“今年5月这里将是一片花海!”眉飞色舞的保清大哥说,2017年8月,这批油用牡丹将大面积结籽,将为合作社带来300多万元的收益。
今年是猴年,保清大哥说,他就像一只爱蹦跶的峨眉山灵猴。这不,养鸡上了路,牡丹快开花,前不久,2万多株珍稀桢楠苗又运上了山,开春后准备种在邻近牡丹园的山上。“国家有大计划,农民有小打算。如今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要铆足了劲扎实干,全面奔小康啊!”
新闻推荐
“全村840多亩小麦,最近出现条锈病危害,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几天就搞完防治工作。”3月1日,看到春阳下绿油油的麦苗长势茁壮,眉山市东坡区复兴乡高膏村村支书程少华高兴地说,“把好了田管后期关口,夺取小...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