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眉山新闻 > 正文

他一个眼神,猴子就懂了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2-11 08:34   https://www.yybnet.net/

猴年新春,峨眉山“猴管长”护着猴子和游客见面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

2月10日发自峨眉山

2月10日,上午11点,峨眉山清音阁生态猴区的二道桥站满游客。“猴子来了,猴子来了。”人群中传出一阵兴奋的叫声,只见五六十只猴子陆续从山上蹿下,汇入游客中。这是清音阁猴区两支野生猴群中的一支。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峨眉山生活有上千只野生猴。

跟随猴群而来的,还有猴群管理站副站长周传斌。他犹如一个“猴管长”,一手提着装苹果的箱子,一手不停地喂食,将猴群引至指定的地点。

猴年观猴,大量游客来讨好彩头

“峨眉山的猴子野性比较足,把猴子引到固定的地方让游客观看,方便我们管理,也避免游客不恰当逗猴子,造成抓伤咬伤。”他说。

“游客往前走,不要拥挤在道路上,不要故意激怒猴子。”周传斌一边引导猴群,一边提醒游客。农历猴年春节,不少游客来到峨眉山景区看猴子,讨个新春好彩头。大量游客到来,给周传斌这样的猴群管理员带来不小压力。

正在采访中,一只猴子悄悄跑到周传斌身后,企图取走箱子里的苹果。周传斌转身板着脸瞟了猴子一眼,猴子悻悻然走开了。这一小动作引起记者兴趣,“它咋就看得懂?”

“猴子有灵性,看得懂人的表情,尤其是我们长期与猴子打交道,都能看懂对方的意思,给一个眼神,高兴啊、生气啊就都懂了。”周传斌自豪地说。

管理员也会说“猴语”

今年是周传斌从事猴群管理工作的第12个年头,又赶上了农历猴年,他自己都觉得和猴子特别有缘。

作为土生土长的峨眉山人,他从小就与猴子打交道,没想到自己的工作也和猴子紧密相连。“现在我都学会猴子的部分语言,可以通过‘猴语\’和它们交流了。”现场周传斌对着猴子叫了几声,猴子便过来取走了他手上的苹果。“和猴子待久了,现在连回家唤自家的狗,都会不自觉用唤猴子的方式,一看狗没得反应,我才反应过来唤错了。”他笑着说。

不觉到中午,从高山区下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了引导游客合理观猴,周传斌在人群中来回走动,不时地提醒。“一天要走好几十趟,10个小时下来要走好几十公里。”周传斌边走边说。从春节大假第一天开始,他和其他管理人员住在了景区内,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上山观察猴子从哪个山头下来,再引导到观猴区,既能满足游客观猴的愿望,又能保障游客安全。

逗猴要当心,它们属于这片山

说起工作中的难处,周传斌说,有些游客不听工作人员的劝导,用不恰当的方式逗猴,有时会激怒猴子,引发抓伤等。

猴子憨态可掬的样子,逗得游客们发出阵阵笑声,不少大胆的游客更是将猴子引到自己的肩膀上拍照。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周传斌和其他管理人员就会上前提醒。记者采访时,一位女游客的手背不小心被猴子抓破了皮,周传斌赶紧通过对讲机与不远处的医疗站取得联系,引导游客去进行紧急处理。“这样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游客自身要注意,还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毕竟这里不是马戏团,我们也不想破坏猴子的野性,它们还是属于这片山。”周传斌说。

新春佳节,周传斌没有和家人团聚,而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的管理人员,才给更多家庭提供了快乐安全的游玩环境。

(本报记者 杨晓 阳帆 朱丽)

新闻推荐

同样的寒假不一样的寒假作业

2月15日,在眉山老家过完年的成都市玉林群星小学的严同学和爸爸妈妈返回成都,准备休整一下为新学期开学做准备。说起这次回乡过年的经历,小严最难忘的是农村生活的新鲜事,“我要把那些事儿做成绘本,它...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一个眼神,猴子就懂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