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眉山经开区新区党工委书记卢明春透露了一个好消息,近日,一个总投资22.4亿元的医药项目签约入驻该园区。
好消息不止如此,截至目前,眉山经开区新区已入驻医药企业30余家,涵盖研发、生产、药效评价、医药人才培训、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多个环节,一个定位为“西部药谷”的医药产业生态园区正在悄然崛起。
□本报记者 袁丽霞
贴心服务 为企业全程当“保姆”
临近春节,行走在经开区新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大多是医药类企业。”园区项目服务中心负责人秦冬梅说。
面对实体经济投资下行的压力,园区打出“组合拳”,采取“会节招商”“领导招商”和“海外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商,紧盯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完善,先后有针对性地引入一批涵盖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原材料、生产、销售及配套的医药企业。积极协办医药学术论坛,成功与几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搭线”。“使巧劲”给园区的回报丰厚。2015年,经开区新区成功引进了医药及配套类亿元项目5个,战略合作项目1个。“国家药品GMP认证已经通过了,等着近期证照发下来,就可以生产了。”1月27日,四川天联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贤介绍,顺应“西部药谷”产业集聚,企业2013年签约入驻经开区新区,主要生产皮肤类、心脑血管和肝病类药品,目前,一期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建起,生产设备也已安装就绪。
王俊贤很感慨,建设期间,园区专门派了两个“保姆”固定服务项目,全程代办相关证照,为企业协调解决办证、水电气等问题,因此建设推进很顺利。“我们有困难就找他们,很放心贴心。”
因为园区贴心服务和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王俊贤说,公司计划把泸州和新疆的两个药厂搬到园区。
为了帮助入驻企业解决建设和生产中的问题,园区建立了项目现场办公制度和园区领导班子联系项目制度。每个月末,由园区书记、主任带队直接到项目公司,会同园区及区级有关部门,现场调研解决。自去年3月以来,及时为近10个项目解决了30余(项)次问题,促进入驻项目快速推进。
夯实基础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小桥、湖水、垂柳、草坪,如果不是因为中间嵌着现代化的办公厂房,谁能想到这是在一个工业园区?
园区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按照生态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利用流经园区的原有自然河流打造景观湖区,混播草坪、乔木、灌木等105亩,打造扁鹊湖湿地公园。“厂房离扁鹊湖湿地公园不到70米,公司门口宽阔的道路离成乐高速公路出入口500米左右。”成都森科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燕兵说,交通便捷,园区公园化,很适合医药企业入驻发展。
2015年,眉山市投入了12.1亿元加快园区道路、污水管网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目前,园区内已经建成总长10公里左右各类高规格道路。园区与眉山主城区、成乐高速出入口、省道106线无缝畅通对接。此外,园区还在“黄金位置”推进仓储物流项目,计划从成昆铁路专线引入物流支线,与另外一个化工园区进行物流整合,综合物流基地建设也在运筹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星)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四川旅游市场依旧火爆。2月12日,记者从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当天四川省世界遗产旅游景区持续火爆,城市休闲游、乡村观光游、民俗古镇旅游人气依然很高...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