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面孔、洋产品连年递增——
□本报记者 童胤淞
海外参展商创历年之最
3月25日,在会展中心4号展馆,记者看到一位拿着相机的客商用夹杂着四川口音的英文与一位外籍模特交谈。这位名叫高国庆的客商来自眉山,是一位资深的摄影爱好者。高国庆告诉记者:“今年已是我第7次参加春季糖酒会,每次都会用照相机记录亮点,家里的相册已有厚厚一本。”在被问到对今年春季糖酒会最大的感受时,高国庆坦言:“洋面孔的数量比以往都要多,要想拍出好照片,必须得用英语和人家交流。”
在本届糖酒会上,参展商深有感触的是出现了更多的洋面孔、更多的外国参展商和模特,以及更多样的外国产品。据了解,此次糖酒会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同比增加10%,创历年之最;此外,境外参展产品比例也超过了20%,呈现连年递增的趋势;另有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组团展示葡萄酒,展出的葡萄酒品种超千款,而且大都是200元左右的中低端系列,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现场购买,以往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的高端葡萄酒则较少见。
此外,作为向我国出口的最大葡萄酒商之一,法国卡思黛乐今年在糖酒会上包下一间酒吧,邀请消费者免费品酒和学习葡萄酒文化,并精心策划了“雪茄与干邑”“85后酒业精英沙龙”等活动。卡思黛乐亚太区总裁毕杜维表示,“去年卡思黛乐在中国区的销售超过2000万瓶,同比增长12%。”今年计划建立一个“扁平化”的服务分工机制,尝试让进口葡萄酒的生产企业能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海量消费者,让终端价格更加便宜。
行业内外热论发展趋势
“展会并举”是全国糖酒会一贯的方略,今年也不例外。在本届糖酒会期间,众多主题多元、形式丰富的论坛活动,陆续在成都市各大会议场所举行,吸引了众多参展商与消费者的关注。
在众多分论坛中,“80后,中国白酒的希望之光”热议度最高,不仅因为这是本届糖酒会的主题论坛,更是白酒产业目前的希望所在。活动现场,酒企高管、营销专家聚焦“80后”,探讨作为消费生力军的“社会新生代中坚力量”对中国白酒消费市场的挑战与机遇,而随后进行的酒企高级经理人与四川大学研究生辩论队围绕“80后会不会喜欢白酒”的辩论,更是引爆了现场的气氛,也让业内人士对于年青一代消费群体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博纳睿成咨询董事长史贤龙表示,白酒产业拥抱“80/90后”这一问题已经从品牌年轻化的战术问题,上升到白酒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战略问题。“想要拥抱‘80/90后’,首先要回归白酒本身的文化性;其次在产品价格和包装策略上进行推敲,低价与噱头并不足以打动年轻消费者;最后要突出白酒的历史性,大工业化的产品思维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经济”。
此外,本届糖酒会还举行了“2016全国调味品行业新趋势论坛暨蓝皮书发布会”,发布了调味品行业首部蓝皮书;在“第六届国际产业品牌加盟说明会”上,冰雪皇后、棒约翰、汉堡王等国际品牌寻找国内合伙人;举办“2016年中国(首届)酒类食品云商大会”,探讨酒业云商转型和未来酒业发展方向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星)日前,作为宽窄巷子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宽窄茶会”启幕,将持续到4月30日。据悉,2016宽窄茶会设置了“无我茶会”“茶空间展”“四川茶艺大赛”,商家也在整个茶文化月期间推出了...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