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同框自拍照。
张清平和徐丹两人正在后厨忙着准备菜品。
爱情是什么?有人说,一辈子相濡以沫,如胶似漆是爱情的样子;有人认为,两地分居,信任和坚守是爱情;还有人觉得,细水长流的柴米油盐,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对于不同的夫妻而言,爱情有着不同的定义。
8月17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在这个象征着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爱情纪念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东坡区的三对夫妻,听他们用各自的故事,诉说着自己不同的爱情认知。
80年橡树婚夫妻:
用一颗真心坚守爱情
8月14日上午11点,东坡区三苏镇。94岁的王淑清匆匆离开热闹的场镇,赶着回家为丈夫胡南维煮饭。
王淑清和胡南维是三苏镇胜光村有名的长寿夫妻。两人同岁。结婚80年以来,他们之间没有动听的爱情表白,也没有豪奢的锦衣玉食,却共饮人世冷暖,相濡以沫。
“他脾气好,不多言多语,也从不打牌、抽烟等,一心就想教好学生。”王淑清回忆,自己14岁和胡南维成婚,此后共生育了7名子女。年轻时,自己在家务农,丈夫则在当地小学教书。那时,自己每天都早出晚归干农活。丈夫虽然没有甜言蜜语,却很体贴自己,只要放学回家都会帮忙做事,并只让自己做简单的家事。
后来,两人的子女相继出生,很长时间里,生活益加辛苦。然而,即使再难的时候,夫妻俩也从不会吵架。“哪怕一句重话都没有。”王淑清笑眯眯地说,每次家里遇到事情,丈夫就会在一旁耐心开导,自己也就慢慢冷静下来。日子平平淡淡,竟然就这样一路走过了80年。
如今,两人年龄大了。因为和年轻人生活习性的不同,而自身身体也还康健,夫妻俩就选择了独自居住,每日三餐都自己动手。平日里,性格外向爽朗的王淑清爱到场镇上逛逛,买些小东西,性格内敛爱静的胡南维就在家看电视,等着妻子按时回家给自己做饭。胡南维耳朵不好,有客人来访,王淑清就趴在老伴耳旁给他“翻译”。而两人独处时,王淑清总会不停地说着话,胡南维则不时望着老伴笑。
“现在我们就期待过年,每年过年家里院坝都要摆满桌子,要8桌才坐得下全部儿孙,看着他们个个孝顺,家庭和睦,我们也感到很开心。”王淑清说,现在儿孙都孝顺,自己和老伴身体也都还好,自己已经感到很知足。而对于爱情,她觉得,“我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也没有过上富贵的生活,但他一直对我很好很用心,这辈子我感觉很幸福。”
90后创业夫妻:努力奋斗 携手打拼美好未来
熬汤、下料、卤肉……8月11日,东坡区彭寿街一家卤菜店内,26岁的张清平与妻子徐丹正忙碌着准备菜品。闷热的后厨里,一台风扇死命地吹着,不能降下周遭一点温度。两人却仿佛并不在意,说笑间,有序地将手中的卤肉分装、切好、摆盘。
“开店三年了,只要夏天一到,后厨就热得不得了,但他体贴我,平时都让我只在外面卖菜、切菜,做辅助工作就行。”看着丈夫身上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徐丹心疼地说。一旁的张清平却憨厚地笑笑,“现在我们都还年轻,正该努力奋斗的时候,为了以后幸福的生活,再苦再累都值得。”
同心创业
平淡中显露点滴幸福
中专毕业后,吃苦耐劳的张清平做过餐饮帮厨、店铺服务员,也做过二手车客户经理等。后来,在学习了两年的卤菜技术后,他决定自己开店创业。而在创业之初,经朋友介绍,他和徐丹结识、相恋,并结了婚。
当时,为了爱情,做药剂师的徐丹也辞职与丈夫共同创业。两人一个负责后厨,一个负责销售,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将店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对她而言行业跨度很大,我心里挺感激她的。”张清平回忆,卤菜店虽小,但每天的杂事特别多,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有段时间自己感觉很累,也滋生了放弃的念头。是刘丹劝他,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坚持到底,付出总有收获。而因为妻子的鼓励,他对工作重新燃起了热情。
每天早上,张清平5点就会起床,从出租屋赶到铺子,收拾店铺打扫卫生,准备菜品等。最近一段时间属于生意旺季,夫妻两人几乎都得忙到半夜12点才能回家。心疼妻子的他便要求妻子晚3个小时到铺子。
“生活还是繁琐而辛苦,但是有她在身边,就感觉没那么累了。”张清平说。
追寻幸福
构筑美好家园
相知相恋近三年,为了创业,张清平和徐丹唯一的一次长假,就是去海螺沟玩了3天。而在平时,两人连出去散步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忙里忙外,根本没有时间好好谈恋爱,只能制造一些小惊喜给她(刘丹)。”张清平说,在他看来,感情和生意一样,都需要用心经营。因此,尽管工作忙碌而艰辛,他却总会在每年的特殊节日,为妻子送上一盒巧克力、一束鲜花,又或一件小礼物,为二人的感情增加调剂。
而对于未来,张清平也早有了明晰的方向。他说,2017年3月21日是自己和妻子扯证结婚的日子,但自己还欠妻子一个盛大的婚礼。他打算明年为妻子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然后攒钱在眉山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过几年再生小孩。
“创业不易,她陪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我也希望能为她创造更好的生活。”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徐丹,张清平充满了信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相信通过双手创造,朝着目标努力,今后的日子一定会幸福美满。”
军婚夫妻:两地分居 让彼此更懂珍惜
“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什么时候带我出去玩,给我做好吃的呀?”8月13日晚,在与云南当兵的丈夫肖鹏视频聊天时,冯娟身旁的女儿不断发问。电话那头的肖鹏无奈看了看妻子,只能不断安慰女儿,做出承诺。
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冯娟与军人丈夫肖鹏已经携手走过10余个年头。作为军人家属,遇到肖鹏执勤任务时,冯娟与丈夫有时会一个月甚至更久都联系不上,因此,这样平常的视频聊天,对于冯娟和肖鹏而言是需要“碰运气”的事情。但长期的聚少离多也让他们更珍惜彼此,更懂得爱情的坚韧与依恋。
两地分居
织就坚固爱情网
冯娟与肖鹏是初中同学,相识10余年,两人直到冯娟读大学才正式确立关系。彼时,虽然知道与军人恋爱会很辛苦,但为了爱情,冯娟一如既往。
“刚开始谈恋爱,我也不适应,朋友的男朋友每天都陪在身边,而自己却和男朋友只能一年见一次,想想心里还是挺难受的。”回忆刚恋爱时的情景,冯娟笑说,自己也曾有过退缩,是肖鹏一再用行动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2012年,冯娟的母亲因病做了一个大手术。冯娟白天上班,晚上要去医院照顾母亲,每天感觉很累,给男友打电话时也是匆匆几句就挂断。
有一天,电话那头的肖鹏突然出现在病房里,告诉冯娟自己已经请了假,会一直照顾冯娟的母亲到病愈出院。那一刻,强撑已久的冯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眼泪直流。也是那时,她认定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她一辈子的依靠。
相恋的日子,甜蜜而幸福。肖鹏的温暖、稳重、责任感慢慢让冯娟觉得踏实,她认定肖鹏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2013年七夕当天,休假在家的肖鹏拉上冯娟直奔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两人正式结为了夫妻。
习惯奉献
让彼此更懂珍惜
婚后的日子,仍然聚少离多。选择了做一名军嫂,冯娟也逐渐习惯了丈夫在自己生活中的时常缺席,及至有了女儿,她又逐渐习惯着既当妈又当爸的日子。
“虽然军嫂不易,但是这么多年选择了,我也不后悔。”谈及孕育女儿的阶段,冯娟心里还是有些涩然。在她的记忆里,整个怀孕期间丈夫基本都在部队。除了中途回来一段时间,产检、购置小朋友的衣物等都是自己一个人负责,直到预产期两天丈夫回家,却在家只待了大半个月又回部队,再回来时女儿已经一岁了。女儿有时生病发烧,自己也总是一个人熬夜到天亮,虽然丈夫会打电话安慰,但自己还是常常觉得委屈,也希望丈夫能够在身旁帮忙分担。
而肖鹏对妻子和女儿也感到十分愧疚。每次从部队返家,他都格外珍惜与妻女的相处。白天冯娟上班,他就带着女儿玩耍,并给母女俩做很多好吃的。
“他说,‘我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我的职业不允许我每一天都陪伴在你们身边,所以,只能珍惜和你们一起的每一天。\’”冯娟说,部队让丈夫变得更成熟,更有担当和责任感,所以,虽然在家很辛苦,但自己和女儿还是全力支持丈夫的选择。
今年七夕是两人结婚5周年的纪念日,因为肖鹏有工作任务,两人没办法一起过。但冯娟也表示理解,她说,“他是军人,有自己的职责,作为他的另一半,必须全力支持,只要有女儿陪在身边,我就很满足了。”
新闻推荐
“流动车管所”民警为村民办理车管业务。本报讯(陈科记者廖文凯文/图)8月8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流动车管所”服...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