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听三苏祠大姐讲东坡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3-31 07:12   https://www.yybnet.net/

□宋长丰(绵阳)

“老苏看了这个,肯定要死。”“怎么会死?”

“读了我的诗,羞愧而死。哈哈!”

这位口出狂言的老兄说话很牛,杜甫要喊他爷爷,因为他是杜审言。而他口中的老苏,便是名震京华的苏味道。他们与另外两位并称“文章四友”。就当时的舆论环境来看,与“初唐四杰”的名气在伯仲之间。当然,那个故事,权当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吧。

3月中旬,我随王晓阳先生去了一趟眉山,到那里我才知道,原来苏味道就是苏东坡的先祖。这一脉相传的家族文化基因,真是让人感叹。

令人更加赞叹的,是三苏祠讲解员李晓苹老师。艺术本身是多彩摇曳的,如果讲艺术生搬硬套,就毫无美感。不过在李老师的讲解中,我看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最佳注解。这句古语讲的虽然是诗,但内在说的还是情感,情感的外露,在诗人那里就是诗词,在作家那里就是美文,而在李老师这里,便是一出好戏,一堂妙课。

李老师的讲解是一出好戏,举手投足与抑扬顿挫之间,历史情境的还原就如在看舞台剧一般。尤其在讲到苏东坡被贬广东,旋又被贬海南时,李老师声泪俱下,正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其实,对于当代人来讲,古人做官被贬,究竟是何种心情,由于没有切身体会,很难感同身受。也许,就是冰冷的简历表上空洞的时间、事件而已。而苏东坡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分明又是如此豁达通透,要从这里去理解他的心境,就更加困难了。

但是,李老师的讲解却让我感受到了苏轼的悲凉、悲壮情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为何?李老师融情于史实中的滴滴肺腑之言,声声恳切之谈,听者无不动容。这就是美学中的“移情”,她的感情融入到了苏东坡的遭遇中,又融进了我们的心田。这便是“主客默契,物我同一”的境界,用易中天教授对移情的解读,那真是恰到好处: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将情感移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

李老师的讲解又是一堂好课,她会从孕育三苏的眉州说起,那里有发达的印刷业,有丰富的藏书史。但李老师又不仅是讲解三苏的故事,还有自己的创作和解读。据她自己讲,从江油李白纪念馆到这里工作时,对苏东坡是一片空白。而如今,其洋洋洒洒的吟咏之间,几可吐纳珠玉之声。晓阳先生问她,你觉得李白和苏东坡最大区别在哪里?李老师笑道,他们都是不世出的大文豪,李白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仙人,而苏东坡是地上长成的圣人。这个回答,多么巧妙!看似简单,其实是她多年的感悟。

在讲《水调歌头》时,李老师说她有自己新的见解,虽然这首词写了“兼怀子由”,貌似一篇中秋望月怀人之作,但也可说,这是一篇向皇帝袒露心扉之作。诚哉斯言,这里出现的“不应有恨”,和被贬海南时写的“吾不恨”,都体现出苏东坡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以天下大业为重,以黎民苍生为念的儒家士大夫情怀。

从李老师不足三个小时的讲解中,我觉得就是听了一堂“苏东坡传”,在随后的采风活动中,感受到的是眉山这座城市已经和东坡文化浑然一体。我们说绘画的高境界是“传神写照”,而东坡之魂的传神,便写照在眉山的山水间、草木间,以及热情好客的人世间。

新闻推荐

骑电瓶车走机动车道 殴打协管员被拘9日

本报讯(魏春明廖文凯)近日,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对违规骑电瓶车走机动车道,且不理会交通协管员的提醒,甚至推搡殴打协管员的市民...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听三苏祠大姐讲东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