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灵 本报记者 梁昊
“接地气,很务实,很管用!”4月2日,从眉山市市场监管局“业务工作大讲坛”现场出来,该局许多副科职以上干部相互交流感受,觉得充满了信心:机构改革后,曾经担心职能变化后对新法规、新理论、新业务不熟悉,经过这几天的大练兵,不管今后是在哪个岗位工作,接受哪种新任务,都更有底气了。
有收获、有提高、有思考、有借鉴——这成为该局参训的150名干部的共同感受。
3月27日,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业务工作大讲坛”,拉开该局业务大练兵序幕,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逐一登台展示,讲科室职责、讲操作流程、讲成效经验、讲存在问题、讲工作打算,各位分管领导紧扣主题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综合点评,简称“五讲一评”。
这既是一次学用相长的新尝试,也是一片业务练兵的点将场,更是一个全面融合的好时机。
深刻的思考 关键的抓手
“机构改革后,监管理念、监管工作、监管队伍,如何才能快速融合?新部门、新职能、新职责,如何更好熟悉业务?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如何确保履职到位?”这是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从建局之初就在思考的命题。
恰逢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大学习、大调研、大服务、大监管”活动开展,该局乘此东风,开展了谋划已久的“业务工作大讲坛”。
每名登台的同志,不管是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还是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都要自我介绍学习工作的履历,这是干部队伍加深了解、加快融合的好方法。用最简短的语言把工作讲清楚,“在短短15分钟内让大家听懂你这个科室是干什么的,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问题短板在哪里,有什么好建议?这不下点狠功夫还真难办到。”这是登上大讲坛的多名科室主要负责人的普遍感受。
讲授要化繁为简,学习应由浅入深。“业务工作大讲坛”开讲的水平很高:精心制作的PPT、深入浅出的职责讲解、烂熟于胸的操作流程、如数家珍的工作亮点、深谋远虑的真知灼见、精辟精彩的逐一点评……怎样才能让受众更容易、更直观、更快捷吸收理解新业务,成为大家认真研究、比学赶超的关注点,于是有了更加清晰的视角、更加深入的思考、更加生动的阐述,“业务工作大讲坛”愈发精彩。
“组织开展业务工作大讲坛,就是要在全局兴起一股钻业务、比业务的热潮,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眉山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的能力和水平。”该局局长王世林说:“通过大家的讲授,干部们对每个科室的职能职责、业务流程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更有利于了解全方位的工作。”
广泛的影响 未完的答卷
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业务工作大讲坛”的消息,通过朋友圈的不断转发,引起了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原省工商局干部培训学校校长欧军的关注,3月28日,他委派陈华、许国祥两位副校长带队莅眉,现场观摩次日上午的第3场讲坛。
听完3个小时的讲坛后,陈华这样评价:“收获多、启发大,眉山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启动‘大学习’活动,以举办五讲一评‘业务工作大讲坛’为生动载体,抓住了队伍建设、干部培养这个牛鼻子,起到了很好的融合推动、示范引领作用,值得各地市州学习借鉴,同时也为干部培训学校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兼职师资力量。”
总共6场累计20个小时的大讲坛,围绕市场监管全面业务而展开,落脚具体操作实践层面,学员们甘之如饴:“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一日千里。很多市场监管工作是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的,如果不加强学习,及时摸清门道、充分认识规律,即使做了大量工作,也会事与愿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机构改革后的市场监管前路漫漫。如何在任务重、压力大、人手少的情况下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的干部队伍在认真思考如何交上一份学习答卷:扎扎实实地在实践中搞好调查研究,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局党组提供决策参考。
新闻推荐
三苏镇开展演练。本报讯(潘相宇见习记者胡秉曦文/图)为加强森林火灾的扑灭技能与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森林扑救的战斗力,切...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