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舒林村田野上,7组组长邹大全正沿着沟渠巡查。他说:“我现在是村上的一个‘渠长’,自春耕备播以来,每天要在村内大小沟渠巡查好几趟,保持沟渠干净整洁,春灌放水通畅。”这是该镇实行村级“渠长制”的一个缩影。
据该镇副镇长彭爱军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全镇各村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建立村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不仅把河长制“触角”从镇延伸到村,还进一步延伸到了组,打通了村内河道与沟渠“毛细血管”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每个村民小组组长作为 “渠长”,既负责辖区各条大小沟渠环境治理的监管,又保证春耕春播放水的通畅。
村级环境网格化监管
尚义镇舒林村与眉山经开区新区交界,面积3.49平方公里,河道及沟渠共31公里,其中主要河流为西醴泉河,村域范围内现有工业企业5家,适度规模养殖场9家,水产养殖500余亩。
“与园区交界,河道沟渠多,工业企业、养殖场均分布在村辖区内。”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明均说,此次他们借力镇上的创新工作思路,从村情实际出发,建立了以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网格长,村委会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为网格员,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员为联络员的村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在这张织密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中,村民小组组长承担着沟渠每日的巡逻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联络员,经核实后督促整改。目前,全村共配有10名“渠长”。
监管全覆盖 环保见实效
舒林村所建立的村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只是尚义镇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一个实例。该镇环保所所长邓泽伟向笔者展示的尚义镇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图,显示了整个网格的设置以及人员分配等,村(社区)网格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即上报镇级网格“联络员”,再根据污染源类别进行分类,按照工业企业、畜禽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河道沟渠等问题,派发给镇内所涉及问题的各个部门,逐一协调解决。
据统计,自建立网格体系以来,全镇按村规民约处罚4名焚烧秸秆人员,处罚乱倒垃圾行为4起,处罚屠宰场污水直排1起,批评教育10余人次。其中,向区级网格移交两起环境违法案件,由区环保执法大队对涉事的两家企业进行处罚。 范泽龙 王琴 陶广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莉记者刘娟罗端)为贯彻落实好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推进“两...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