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眉山 > 正文

“走基层,乡村见闻”系列报道之二 石佛村 西红柿映“红”好日子

来源:眉山日报 2019-04-16 07:3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殷勇

眼下,正是东坡区永寿镇石佛村棚栽西红柿成熟的季节。4月12日,记者走进该村村民李红卫家的大棚,放眼望去,眼前一片绿意盎然,成串成串的西红柿点缀其间。

正忙着收获西红柿的李红卫一手提着筐,一手忙着采摘,脸上淌着汗水,兜里不时有电话铃声响起。李红卫笑着说:“这是客户在催货呢。”

棚内农户忙着采摘,棚外客商忙着装筐。“我们村搞棚栽西红柿的人很多,大家都不愁销路。现在物流方便,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来取货,然后发往全国各地。”李红卫说。

李红卫种植蔬菜已有20余年了,此前曾种过茄子、辣椒,但真正让她感到既踏实又有奔头的就是棚栽西红柿。“不改变种植观念,哪能挣到钱?是西红柿圆了我的致富梦。”她说。

在村里,李红卫是最早“吃螃蟹”的那批人。但早前种西红柿,由于技术差、品种差、产量低,始终没把收入提上来。后来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她逐渐转变种植思路,开始搞棚栽西红柿,又在党委政府的技术支持下改进了种植技术,逐渐扩大种植,才达到现今的规模。“目前,我们家种了21亩西红柿,一年纯收入大概在10万元。西红柿每年3月底开始采摘,可以一直采摘到5月!”李红卫介绍。

在石佛村,像李红卫一样靠棚栽西红柿致富的农户有8户,全村西红柿种植规模达200余亩。从普通种植西红柿到棚栽西红柿;从零卖西红柿,到全国网售西红柿,村民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土壤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闯出一条乡村快速致富路。

随着西红柿棚栽面积不断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大批外地客商前来收购,村民还通过网上销售,让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一年下来,全村的西红柿产业收入高达400余万元。

如今,西红柿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致富果”,当地许多老年人还到西红柿种植棚里打工。现年65岁的周国华就是其中一位。他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种植棚里打工,每天打工能挣100余元。

“把土地流转给种植户,我们每年能从每亩土地上收到800余元的租金,还能通过打工,挣到10000多元的工钱,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周国华说。

据悉,当地党委政府还因势利导,将棚栽西红柿产业辐射到周边各个村,越来越多的农户靠棚栽西红柿致富,不仅住上了楼房,还开上了汽车。小小西红柿,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极大提升了当地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眉山中学:认真落实陪餐制度 确保师生用餐安全

检查食堂。学生就餐。?胡文英本报记者殷勇文/图近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健委发布规定:要求从4月1日起,中小...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走基层,乡村见闻”系列报道之二 石佛村 西红柿映“红”好日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